宋朝得到河西走廊,河湟有河西走廊一隔,等于与西夏没有任何联系,没有西夏侧应,他们孤掌难鸣。甚至就连董毡也被宋朝强迫抽于五万劳力,阿里骨能带回几人,也让人怀疑。凭借他们自己,是很难有力量对抗宋朝的。

得到消息后,这些蕃候皆有些惶恐不安。

果然报复来了,宋朝未处置他们,但对这些冬天不奉命的各个蕃候强行下出最后通牒,让他们出兵兰州。不但强行他们出兵,数量也增加了两到三倍。

肯定没有安多少好意,然而迫于宋朝威势,最后一个个不得不答应下来。就是在继续观望的,朝廷也立即下了诏书,这些强大的蕃候,以前为了安抚拉拢,朝廷不仅授予候爵,同时还授予了一些职官。没有观望派如约派出兵士的未动,继续观望的立降职官。职官可大可小,可小或者当它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荣誉,可大那个问题可严重了。这无意是一次更严厉的警告。无奈之下,只能羞羞答答的派出兵士。这些兵士陆续抵达前线,西夏反攻开始,在章楶调派下,这些兵士皆分配到第一线。

对于牺牲的,还是按照以前的措施,给予了优厚的抚恤。但其性质与西夏一样,害怕汉人多了,无法控制,于是用汉人做撞郎令,当成炮灰,减少西夏国内汉人数量。抚恤是有了,数月之间的保卫战,这些部族派出的壮丁能平安回来的十不足二。

并且这些蕃候们还不敢有怨言,宋朝想打压他们,又何止这一手段,因此只能暗暗希望西夏击败宋朝。又有一些机灵的,派使去开封,希望得到宋朝赵顼的原谅。不一而足。

三国在扯皮,河湟诸部各有各的心思与打算,前线战火不休,这更使得西夏百姓雪上加霜。

不知不觉中,春天就渐渐深了,也到了宋朝真正动手的时间。

第九百一十九章 辗压

时光到了三月下旬,郑朗又去了一趟郊外。

今年是杂粮种植的第二年,面积远胜于去年,但还是作为种子的,顺便摸索最佳的种植方法。到了明年才能推广,朝中各大佬在郑朗带动下,时常过来查看,其实这就是一种态度。

史上棉花在宋朝就延伸到了福建地区,因为没有人注意,或者向北方移载,棉花一直没有在宋朝推广,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早在唐朝,驻扎在西域的唐兵就种植草棉子,也就是棉花,却没有人想到将它带到陇右地区,因此兰州等地区,也未有人种植棉花。到了明朝时,朱元璋亲自下诏全鼓励种植棉花。棉花才在全国推广,这让多少百姓穿上了衣服,不再畏惧寒冷的冬天,明军都可以正式在辽东驻扎,更不要说它造就了东南发达的经济。

但雄才大略的人物终是少的,后来明朝皇帝一个不如一个,各种杂粮在明朝陆续出现,但因为没有人鼓励推广研发,一直没有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不是杂粮能让人吃腻,不要说远古,就说现在的宋朝,主食一米二豆为贵,如果天天吃菱角米那是最好不过,但是不可能的,一有时季性,二它太贵。麦食也不差,尽管麦面里有许多麦麸,但对于广大的北方百姓来说,平时还不得不以粟与高梁为主食,甚至一些水乡地区的百姓以茭瓜为主食,茭瓜当蔬菜炒炒还是不错的,可当成主食能成么?还不止,就是经济远胜于以前,现在还有一些贫穷百姓到了春天来临时,不得不挖野菜充饥。至于女真那边更差,一半时间半饥不饱,打猎,种植,捕渔,游牧,为了生存,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悲情的故事。

因此有了种籽还不行,朝廷得重视,只要重视了,才能迅速推广。

带回来的作物很多,有花卉,有水果,有蔬菜,还有就是现在最重视的杂粮,实际包括一些芋类,还有花生,以及南瓜等等,同样可以当成杂粮充饥。

这些杂粮会给现在带来许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