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百姓的议论声,还有一些少女眼中的热情,郑朗又看着这支重骑,哭笑不得,对仆人说道:“备车,载老夫去城外。”

“喏。”仆人备好了车子,将郑朗拉到郊外。

一是郑朗现在对政务渐渐放手,空余时间多了,二是他刻意去郊外看棉花去的。

几乎所有人眼光一起集中在几种杂粮上,一个个全部忽视了这种新式棉花。

但它的作用,不亚于任何一种杂粮,甚至按照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未来还超过了这几种杂粮。

郑朗来到郊外,看了看,又问了问。

棉花同样开始收获了,因为是才移载到宋朝的,虽精心照料,产量仍不是很高,与一些高产的粗绒棉相差不大。这也是造成诸人轻视的原因之一。

实际它的产量在未来会远高粗绒棉,并且皮棉比例更高,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棉纤维,因为它的纤维长,不需要缠杂蚕丝,就可以织成精美的棉布。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未来棉布价格会猛烈下跌,那么越来越多的百姓能穿上新衣服,甚至麻与葛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挪出更多的耕地空间。其意义不可想像。

不但这种细绒棉,今年在兰州与秦州、渭州又挪出七千顷耕地,种植从西域引进过来的长绒棉。七千顷耕地棉花,是无法满足西北百姓需求的,但能满足前线兵士的需要。

仅是这一条,就为国家节约大量经费。一个兵士所需的棉被棉衣与布料不是很重,但几十万兵士呢?为了满足几十万兵士的需求,必须从中原一步步地将这些用品运向西北,得用多少钱帛?

同时种植棉花虽累人,但是它的经济效益更高,大肆种植棉花,会给西北许多百姓带来富裕。

不仅是这个棉花,这两年大丰收,西夏经济瓦解,也不敢犯边了,这一年西北十分平静,因此让宋朝腾出来更多的财富,郑朗自春天起,从国库里拨出五千五百万缗钱,储备了大量的粮食物资武器,其中为武器盔甲动用了三千万缗钱,虽然经郑朗这一折腾,国库又再次空荡荡的,但至少征伐西夏所需的武器物资准备了九成以上。但与粮食一样,为了不惊动西夏,多在京城。

这才是战争。

没有战前精心的准备,仓促而战,危矣。

秋去冬来,宋朝这边十分平静,西夏那边继续苦逼。

看上去,宋朝似乎没有任何对西夏用兵的趋向,但不介意宋朝对西夏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