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若西北不用兵,不用几年,欠负就偿还了。”赵顼叹了一口气。一年能盈余六千多万,五年时间就足以将欠负偿还,到时候宋朝就能轻装上阵。一年就盈余了六千多万,两年就是一亿多,能办多少大事?想赏赐就赏赐,想减税就减税,想赈济就赈济,那么一个远比皇祐之治更繁荣昌盛的大宋必将到来。但他知道这也是不大可能的。
“陛下,不用担心,臣还有一些策略,虽不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增收,但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说来听听。”
“比如钢监,面临着一些技术难关,如今一一攻克,大约年底就能真正全面投产,仅此一项,最少能为国家增加一两百万缗收入。再比如河东酒务,臣派人从西域聘请的人已经到了古渭城,不日将会来到河东,到时候会给陛下带来一个惊喜。”个中原因,郑朗做过了解释,整个河东榷酒收入也不过八十万,虽承包地区酒务收入占到河东路三分之二,十年下来也不过五百万收益,但实际远远不止,就象茶叶一样,整个宋朝茶叶专营一度只有几十万缗收入,岂不是很奇怪。酒务也是如此,贪墨的,浪费的,实际收益最少会乘以四倍,高者会达到六倍。这是宋朝一个公开的秘密。况且若是恢复葡萄酒的技术,在宋朝那是独家经营。其利润不可想像。二十六个县投状还没有开始,最终投状收入肯定会超过五百万缗的。这是直接的收入,间接的收入朝廷有商税的增加,百姓有副业可以改善生活条件,可以用惊喜二字形容。
后面的还有,但郑朗未到时候,没有提。这都是细节上的两相受益,并且造福百姓,繁荣商业的举措。每一项皆不巨大,不过累积起来,也十分可观。经营国家与经营企业家庭一样,不会精打细算,那是不行的。东面增加一起,节约一起,西面增加一些,节约一些,方方面面累积起来,国家财政就能变好。若相反,治平之财政败坏,必然出现。
赵顼额首。
郑朗又说道:“陛下再下诏,颁发天下,至此,朝廷改制改革全部结束,以后朝廷所做的仅是微调。”
反对声音很多,支持声音也不小,不过后者渐渐没有前者大,因为郑朗一波波地来,似乎无休无止,每一波改革皆会使许多豪强利益受损,尽管有数监联营,也得利,非是小利,一年近五千万缗钱,后面还有,还能发展,仅是这数监就团结了多少豪强权贵?但三年三波改革,一波接着一波,即便受益,一些豪强也产生观望的情绪。
故郑朗进谏宣布改革结束。
到此为止了,该受益的几乎断定受益,不会再受到伤害。不识时务的,长久下去,与朝廷对抗倒底,若后面力量不强,会渐渐淘汰出局。
郑朗前面说出来,后面曾公亮、富弼、孙挕18拦胨韭砉饨缘阃烦圃蕖?
是要结束,不能再折腾了。
种种利益产生的纠纷,郑朗对赵顼做了解说,赵顼非是史上的赵顼,心中明白大家的情绪,摇头道:“诸卿,你们是朕的臣子……”
但也不恼怒,财政听到好消息,前军又有大捷,怎么会动怒呢。
郑朗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陛下,天亮了。”
第八百六十章 铲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