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郑朗也能算是既得利益者,北方人,不过还是赞同王安石意见的。
但这是一张大网,看不到,摸不到,可它确确实实存在,郑朗碰了,很委婉地碰,去疏导,不敢强来,这就是郑朗与王安石区别之一。
这两种差距是南北两地区重大的差异。
不将它掀开,没事,一旦掀开,南北士大夫各自抱成团,党争必然开始。一旦产生党争,什么事也不要做了,准备将家人南迁吧。南迁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不南迁,必将做亡国奴。
没有想到,司马光居然还是将这个隐患揭开。
这让郑朗很失望。
不然也不会在都堂会上专门怦击此事。
司马光理亏,又道:“郑公,介甫以好恶用人,富公虽多病,然是朝堂砥柱中流,况且富公在朝堂,对郑公也有利。介甫何必如此?”
“他以好恶用人,你就能以好恶言事?”
“这个,这个。”
“有容乃大,我不知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们心胸还是如此狭隘?”
“官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不要吓着君实。”崔娴在边上说道。
“是,是,还是大娘子说得好。”
“君实,也不是我说你,官人每天忙碌,你与介甫是看到的,可为什么你们不能替官人省省心。你们与官人不是一家人,等于是一家人,都想为国家好,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关起门好好协商,看看如今,也不怕人家笑话。”
“是,是。”
“娴儿,你不要插言,君实,非但介甫,你也是,张方平二十七月丁忧期满,按理要回到朝堂,为何你与介甫共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