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又加重语气道:“这几年,庞公苦了。”

倒是不假,郑朗死心塌地堆荐,说整个宋朝就剩下这一个活宝,除了庞籍适合当宰相外,其他一个人都不适合做首相。自己都不行。赵祯仔细地琢磨着,庞籍是不错。

这一君一臣一逼,将庞籍逼到火架上了,有进无退,只好努力做事,史上的庞籍也不及现在的庞籍。但想做一个好宰相,会很累的。赵祯叹息,未将郑朗留在京城,让他四处飘。崔娴却不怎么后悔,虽内心也想丈夫再度为首相,但别人看不到,自己能看到,每天的忙碌让崔娴心痛万分。不从官职上来讲,崔娴宁肯丈夫象现在这样四处飘,也不想丈夫再度进入中书。

庞籍没有金手指,没有郑朗名声高,想做一个好宰相,更辛苦。

是苦了。不过司马光显然不是这个意思,郑朗笑吟吟地看着司马光道:“你想要说什么?”

“其实有一策,庞公自无退意。”

“何策?”

“让庞懋贤前来治河,庞公就不会再为后人担忧。”

郑朗哈哈乐了起来。

庞籍有五个儿子,很了不起,个个考中了进士。长子庞元鲁更了不起,二十二岁时与司马光一道高中进士。很不容易的,庞籍高中进士之时,都二十七岁了,也算了不起的事,许多人中进士之时,一个个三十好几,四十好几,五十好几的同样也有。就是五十几岁高中进士,也不容易,正榜进士整个宋朝一年平均也不过一百余人。而读书的人有好几十万人,这是什么样的概率?不过庞元鲁短命,三十二岁早卒。庞懋贤名叫庞元英,是庞籍的次子,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岳父,欧阳修。

儿女亲家也未必是一路子的人,欧阳修与王拱辰还是联亲呢。

不过庞籍五子虽个个高中进士,作为却不及范仲淹与吕夷简的儿子。治河更不是庞元英强项。

想要保住庞籍,让庞籍不萌生退意,怎么办呢,道:“就依你。”

亲自写了一份奏折,请求朝廷将庞元英调到运河上来。

奏折到了中书,几个大佬面面相觑,这是公开的以权谋私啊。庞籍苦笑,心里却道,这个悲催鬼,不将自己绑死了,是誓不甘休啊。当然,也有一份自得。

没有再提致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