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要下去,南下楚州,一是为新运河,二是为淮河。这个时间紧迫,今年就要动工,不象其他工程,还有时间慢慢考察,慢慢修正计划。郑朗必须身临第一线。

就在他离开时,传出一个消息,欧阳修病倒了,不能南下。

不提赵祯想不起来,郑朗为此还刻意说了一个长篇传奇故事,因此来到治河司询问。

郑朗一笑。

早在他意料之中,六塔河后,欧阳修看到自己的话没有人附和,甚至连郑朗亲自来京,仅做到的是准备善后,而不敢阻拦,于是产生脱变。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茶。

茶法在宋朝变动很大,通商法先是吕夷简与李谘推出来的,然后到郑朗,但不是面象全国,仅是在杭州地区,接着又在两广,推行后两地区虽官榷未得利,却变相地增加了二十多万缗茶税。因此进一步推动了茶叶专营的松动。

主要获利太少,国家一年只得几十万缗榷钱,要官吏经营,还引起了许多中小茶户的反抗,得不偿失。因此去年韩绛、陈升之与吕景初多次上书,请朝廷废掉茶叶专营,而改吕夷简、陈式与李谘的通商法。今年富弼、庞籍、韩琦与曾公亮开始着手实施通商法。主旨思想与郑朗的一样,不是以前那种给茶户贷款然后专营,仅对茶户收租钱,也就是一税茶叶种植税,又对商贾贩茶者征收商税,允其商人直接到茶山上,与茶户自行交易,自由贩卖。谓之通商法。

实施结果,朝廷必然会产生一些亏空,虽征税,可税那有那么好征的。

但再亏,又能亏到什么地方?

然而它却产生了巨大意义,虽朝廷不再给茶本了,可也不会将“虚估”白白送给了豪商巨贾,利于茶叶的生产与流通。也就是郑朗所说的,会为国家造就大量中小产阶级,产生更多的二三四等茶户与茶商。

实施后茶民中小茶商皆以为便,然而引起许多既得利益的不满,特别是那些豪商巨贾。他们没有言事权,可朝堂中有大臣能做为他们的代词人。

听到百姓的声音,许多士大夫赞成的,例如王安石。

但有人强烈地反对,第一个就是刘敞,反对的理由第一条以前是纳钱给百姓,现在是受钱于官府,一出一进,性质不同(至于茶农用价格足以将这一进一出弥补回来,而不是将价格差交给大商人,刘敞自动忽视)。第二条今均赋于民,赋不及时交,刑亦及之,是良民代以前早法犯茶禁者(为什么会不交赋,官府有没有失误,或重苛,或者不顾灾情,两者虽皆犯刑律,处理性质截然不同,刘敞又自动忽视)。第三条先时大商贾为国贸迁而州郡收其税,今大贾不行,则岁额不登,且乏国用(居然说国家的商税皆是从大商贾身上获取的)。

书上,对他的无理取闹,当然不报。

然后到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