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陛下效劳,臣万死不辞。”
“庞籍,荆湖南路可有知县腾缺出来?”
“有,安化知县有功,已数年未迁,到了迁职之日,临冈设县后,知县一直空缺,官员皆不愿意前往,安仁知县因母去世,回去守丧,职位空缺。”还有,庞籍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知道的仅是这三个。
赵祯脑海里回想一下,临冈乃是武冈军最西南的偏远小县,乃是蛮人集中地带,安化也不行,接近北梅山,这两县看似贫瘠,但需要两个能吏前往。于是说道:“苏洵,朕就让你权知安仁如何?”
这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甲进士外放,也不会轻易地得到一个知县职位。不过赵祯也问了老苏一些情况,知道通过正常渠道,老苏靠荫补上代没有官员让他有资格荫补,靠科举估计考一百年差不多才能考中。因此直接授命。
论用人,赵祯远胜过武则天。
敢用人,做得好提拨,做得不好贬下去,因此赵祯朝人才济济,只是这个人才也太多了。
赵祯这才谈正事,当着苏氏三人的面谈的,让他们观摩旁听,协助郑朗培养学生。
“庞卿,今年国家财政收支如何?”
“比去年略好,还是很难。自五月来,黄河水害不及去年,可黄河已经败坏,数流入海,沙沉淀得越来越厉害。”庞籍答道。在郑朗指引下,诸臣对这个河沙理解得十分透彻了:“多处有小型的水灾,且臣不明白的是,朝廷多有节制官员冗多的政策,为何官员越来越冗?陛下,也有误啊。”
赵祯默默不答。
三苏眼睛中皆闪过惊讶,第一次看到大臣当着皇上的面批评皇上。
庞籍又道:“想要朝廷财政健康,臣一人过于吃力,最好让行知留下。”
外表朝堂看起来很美,事实不是,庞籍、韩琦与贾昌朝没有一个是好惹的,最悲催的是富弼,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三边受气,不过想掰倒庞籍,也不大容易。
然而让庞籍做起事来,感到很困难。
赵祯不语,扭过头看着郑朗说道:“郑卿,你打算在京东路赴任多长时间?”
“听从陛下安排,若陛下恩准,臣还想去淮南东路看一看,再去河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