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藏讹庞根本不听,反而将自己女儿嫁给八九岁大的谅祚,由是大权独掌,恣杀妄为。

这更导致了西夏国内反对声音的强烈。

于是没藏讹庞想到一个主意,国内矛盾激化,一个是要处理,二个是要转移。与六塔河危机一样,处理不了,六塔河不但崩堤,五月雨更大,导致北方灾情更加严重,于是文彦博转移视线,陷害狄青,提出皇储案。

一个国家也可以转移目标,那就是战争。

宋朝一个劲地派使者威胁,不交出龛谷,如何如何的,也让没藏讹庞十分反感。

冯高与魏治方来到屈野河河西,采纳了没藏讹庞政策,屯兵河西,正好秋收到来,西夏兵忽至,府州百姓闻讯丢下行李,向东逃跑。还有少数百姓被捉住了。

河西西夏诸将不是冯魏二人,还有其他将领。况且未来才是大事,眼下仅是疮癣之痛,之前他们也得到赵祯暗诏,允许他们为了取悦没藏讹庞,适度地帮助西夏人,那怕是西夏与宋朝交战的时候,伤害部分宋军以此换取没藏讹庞的信任,给予他们更多的实权。

然后西夏派散骑跃威于边境之上,后面设伏兵,以诱宋军痛击。

府州乃是河东路管,现在不是庞籍,而是文彦博,他与庞籍军事思想差不多,偏于保守。未接到朝廷诏书,只好下令边将,勿得轻易出战。

虽屈野河自秋后起,侵耕严重,两国边境仍然静悄悄一片。

时光到了正月,没藏讹庞计出,冯高通过渠道将消息送到狄青手中。

狄青在延州,属于陕西,不过冯高听到朝堂中一些传闻,知道文彦博与郑朗成了死敌。不敢禀报,说不定为了利益之争,文彦博今天能陷害狄青,明天就能陷害自己六人。

还是找到狄青。

狄青看后,想了大半天。

最后给了回复,勿要声张,就当不知道。

也是为了权利之争,但是为国家争这个权利,不仅是为狄青自己,还有武将,还有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