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兄,请讲。”

“耕牛怎么办?”

让郑朗弄了一弄,江南的水牛好的涨到十缗钱,而非是十贯。

此事惊动赵祯,也知道郑朗的难处,但下面人声鼎沸,不得不在旨书里问了一次。

郑朗也回答了,这都是暂时的,相比于马,不用来作战,牛与马谁在耕地中作用大?朝廷如今已经不缺少作战的战马,西北战马增加到十二万余匹,再增加,没有足够的牧监饲养,不要说京城与河北的一些牧监,那些牧监根本养不出好战马,空劳国家钱帛,占据良田。剩下来的马用来何用,作战时的驮马,拉马车的牲畜,耕地。

若是耕地,是马好还是牛好?

牛价上涨,比朝廷给予五百文小牛鼓励钱更来得实惠,百姓养牛的兴趣会进一步增加,只要百姓大肆养牛,牛的数量会飞快地增涨。两广缺牛,更会重视耕牛。

暂时是牛价上涨了,十年后牛的数量增加,牛价就会下跌,而全国到处不缺少耕牛,用牛耕地,与人耕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区别?对粮食产量的增加又产生什么样的区别?陛下难道不想出现文景之治时粮仓里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铜钱多年不用,以至穿钱的绳子烂掉,散钱多得无法计算的局面吗?

这是史书夸奖的,实际那是汉朝将地方财政往中央集中的产物,虽文景之治好,与此时的宋朝相比,在富裕上不及之。

但是郑朗站在后人的角度分析,这时代谁能想到,谁敢否定史上最好的内治时代?

郑朗又说道,百姓多称这几年乃是黄金时代,实际不是,仅是钢铁时代,仅是铁在向钢转变,还没有到白银时代,更不能称为黄金时代,文景之治才是黄金时代。

郑朗压缩自己功劳。

不能卖功,若象史书记载的文景之治,从中央到地方全是那样子,永远也实行不了。

赵祯看到奏折后不能作声,不能说郑朗说得不对,如今一匹良马价格开始下迭,但价格还达到三十几缗钱,比十缗钱的耕牛贵了三倍多。

最后郑朗又说道,人声鼎沸,乃是一些想买牛,牛价上涨买不起的百姓鼎沸,他们是陛下的子民,广南东路二十几万户移民不是陛下的百姓?孰轻孰重?就象一个地主分家产,手中一个金元宝,分给长子,次子就落不到,分给次子,长子就落不到。只能相互牵就一下。

郑朗答道:“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