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抚,知道就行,此事不可对外泄露,用得好,明年春天会建一奇功。”

“为什么要到春天?”

“从传言散发,到兴起,得有一段时间,秋天到来,天高气爽,接着冬天就来临了,此时虽我们主持广西水利,事务繁多,也容易攻其不备,但这些民夫皆在工地上,随时能聚集起来。冬天瘴疠不重,天气仅是温暖,对我军有利。故他们不会出兵,要出兵必须二月末,百姓打散到各处,正式春耕生产,不易聚集。但交趾许多部族依然是刀耕火种,影响不大,瘴疠兴起,天气越来越热,故对他们有利。”

“那岂不是不妙?”

“正是对我们不妙,他们才会掉以轻心。”

“若他们不上当呢?”

“狄青走了,他们不担心了。春夏不攻,到了六七月份,粮食就能逐渐获得收获,民心所安,民心所向,到时候百姓想保卫美好家园,争先恐后,他们再想出兵会变得困难了。一旦相持,我朝大军南下,他们害不害怕?因此春夏之交时,必然出兵,一战而进,一番破坏之后,从容退回交趾,凭借其国地势潮热,我军不适应,从容而守。”不要说不可能,交趾数次入侵,可从未考虑过两国国力差异的问题,贼胆很大的。

其实郑朗也不想啊,不打仗多好,本来事务繁多,一旦广南西路动工开始,基础比广南东路更薄弱,汉人比例少,还不知得出多少事,再加上又要与交趾一战,到时候自己会很头痛的。

然而交趾野心勃勃,必须要打这一战了。

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

郑朗每次军事安排都喊来周沆。

张亢是文人,但官员为什么将他划到武将行列?中间的区别就是张亢真正身先士卒,亲自上阵杀敌。按理说这是好事,但在宋朝却是最大的忌讳。象郑朗,韩琦,也站在前线,仅是站一站,从未上阵杀敌。这就是文臣,若没有功名在身,那就是武臣,非是武将。一旦落在武将行列,拼了命,反捞不得好。

捞不得好,张亢还多次受伤,虽来到岭南,身体也每况愈下。

未来两广不能指望张亢,况且张亢还要随自己去两荆,夔峡。

那么只能交给周沆。

让周沆军事才干迅速增涨,将体量安抚使变成真正的安抚使,协助民政,执掌军事,不要多,五年建设,五年后准备一些军事上的安排,两广会渐渐平安。这中间必须有一个懂军事的大臣,于是载培周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