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公开说,但崔娴点了王翦,几个小妾皆知道这段历史,会意了。
故只去月儿一个人服侍,崔娴还有一个用意,郑朗久无子女,只有月儿岁数最小,身体健康,看能不能“专心”一人,为郑家留下一个后代,这几乎成了崔娴最大的心病。
对妻子这些小心眼,郑朗还能说什么?
郑朗也没有说什么,此行是南方,远不是后世的南方。就象太平州一样,后世去了芜湖,是一个美丽的江城,但自己初出太平州,全部是湖荡子,一到夏天又湿又热又闷,如白居易所写的那样,地势低洼,湿热难度。自己未去两广,估计更恐怖。而且自己这一行,并不会呆在一个地方,要到处看,有可能走遍岭南各个要地。就连月儿也不想带,怕她吃了辛苦。
至于人质不人质,郑朗考虑得倒不是很多,崔娴担心有道理,不过赵祯应当能罩着自己。只要自己把握好分寸,在南方会吃很多苦头,大臣不会太反对。
月儿在练习骑马,狄青先行。
临行前来到郑府,狄青问道:“郑相公,我去南方怎么办?”
必须要问清楚的,史上狄青成为第一顺位主帅,但现在变成了郑朗。郑朗答道:“军事上你可以见机便宜行事。只要记住一句话,务必迅速将侬智高主力歼灭,余部或者其他蠢蠢欲动的反部等我去了邕州,再行商议。”
“若是有将领不听我指挥怎么办?”
狄青这一句问得很有含义的。郑朗哑口无言,看来陈曙必死无疑了。道理很简单,李绩出征喜欢杀女婿,戚继光杀儿子,皆是为了军纪,不杀人不足以立威,特别南方诸军军纪涣散。犹豫了一会,郑朗说道:“杀无赦。”
希望余靖不要再犯糊涂了。
但郑朗又补充一句:“狄青,平张海时可记得我说的话?”
“我还记得。”
郑朗看了看他神情,虽说记得,此时狄青功高一世,若是昆仑关一役后,心气会更高,自己劝说也未必能听得进去了,但还是劝说道:“狄青,最看重你的人第一是范雍,其次是范仲淹与尹洙,再者便是我。尹洙与范雍已故去,范仲淹漂泊在杭州,我也在南方……”
下面的话没有说,你是武人,功越高文臣必忌惮,能罩你的人只有我与范仲淹,庞籍虽对你也欣赏,可你们关系毕竟有些疏远。范仲淹政治生涯结束了,还好,郑朗进谏,没有让范仲淹到处漂,否则这一年范仲淹也会故去了。还活着,不过据传在杭州范仲淹身体一直不大好,多次上书致仕,赵祯不准。我一去南方,若你再回朝堂,便没有人保你。
狄青蹙眉,显然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