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之快,难以想像。

决堤后几乎不到十个时辰,救灾民,后续的安置全部落实,甚至还有淤田之策,农田水利法之议。赵祯看着郑朗,眼中欣赏的神色越来越浓厚。

再召诸位相关的大臣前来议事,从三司官员到两府两制言臣,所有重要的官员全部召到都堂来议事。

郑朗说的只是各项总条款,想要落实,还要划分一条条细琐的诏令,必须将相关的官员一起召集商议。

天早就亮了,各部官员也入值,很快几十个重要的相关官员一起到达。

等他们坐下后,赵祯让太监将刚才记录的君臣对答传递下去,其实主要就是郑朗说的话,略有些长,让大家先观看,再议事。

到了开封府尹张尧佐时,他将这份记录看完,说道:“臣有一奏。”

“张卿,说。”赵祯带着鼓励的笑意道。

赵祯提拨张尧佐,主要是张修媛在后面吹枕头风的,但张尧佐本身处世小心谨慎,通晓吏治,熟悉律法,算是一个能吏,两相结合,这才迅速上位。可是自提拨张尧佐时,就遭到许多大臣反对,赵祯也希望张尧佐提出好的意见,以正其名。

张尧佐说道:“郑相公两策治河,前策兴修一条新的运河,通达淮泗河济,臣估计至少长达一千多里,沿途又有京东大片山区,实施不宜,此策乃是疏水之举。澶州河决,出现新的北流是谓必然,为何不将北流修葺,让大河分数支入海。古代大禹治理黄河,将黄河分九支入海,由是天下乃安。若仅修葺新的北流入海,劳费小,用工省,又能有一条新的主流分卸水势,何必耗费巨大,兴修一条大运河南北分担水势?”

似乎是一个好的办法。

许多大臣抬起头,不解地看着郑朗。

但不是所有大臣不懂的,叶清臣盯着张尧佐,忽然伏下去,大笑起来。张大人,你太好玩了,这样的馊主意居然还能一本正经的说出!

第六百一十六章 远方(上)

叶清臣笑得不正常,是耻笑,看张尧佐的眼神也象是看一个白痴。

他是清流,所以看不惯张尧佐。有外戚,比如低调的曹家,德操颇佳的刘美与李用和,可是张尧佐上位很不正常,侄女得到皇帝宠爱了,来认亲了,之前兄弟死去,孤儿寡母的,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