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弄错了,什么皆草木皆兵。

两人都搞错了,包拯确实是方正,虽是王拱辰提拨的,但也没有附从王拱辰,虽曾做过张方平的属下,张方平犯错,照样弹劾。俩人说对了一半。

宋庠说道:“要么派叶清臣前往契丹吧。”

“不妥。”吴育与张方平异口同声说道。无他,叶清臣曾做过三使司,官职太高,去为使节不合适。一个郑朗前去,已经耻辱,迫于无奈,现在不需要巴结契丹人,怎么能让叶清臣前往契丹为使呢。

四人四个人选,赵祯头很痛。

虽这种情况是他需要的,不会再象以前那样,上下抱成团,他这个皇帝有时候变得就象小孩子一样,范仲淹指东,自己不敢去西。然而决策时,却是困难重重。

而且四个人选,都让赵祯不大放心,叶清臣去是不大妥当,咱宋朝也不能低到这份上。看看刘六符升官后,契丹有没有派他来使宋朝?包拯动向不明,赵祯也怕王拱辰授意包拯给郑朗穿小鞋子,蔡襄赵祯自己不愿意,至于梁适,做为官员可以,但关系到郑朗的安全,他对梁适与贾昌朝的关系产生了怀疑,更怕给郑朗穿小鞋子。想来想去,倒想到一人,可是没有人提出来,于是隐忍不说。

任由他们吵去,再说朝堂上也要让它散一散,否则动辄抱团,不利于赵氏统掌天下。

听着几人争执,赵祯挥手说道:“下诏减卭州盐井岁额缗钱一百万,听减银、紬、绢一分。”

这便是替百姓减压的举措。

川峡四路盐课,皆是县官所倚赖,可多年开采,有许多井盐产量减少,但责课税依旧,贪求政绩的官员往往以增课为功,贻害百姓。朝廷以为害民,多次下诏罢减,这是好心的。但通过这一点,就能看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忽然想到今朝的房改,哈哈)。

有的官员是为了政绩,这个用心虽用偏了,但也不错,至少后有王安石这个大牛。可有的官员却想中饱私囊,课税少,贪污的机会便少。所以不听。朝廷又想出一条办法,减也不是办法,就象后来房价贵,重要原因地方官员想出售土地赚钱,土地买得践,房价还能涨起来么?土地减价不可能,只好通过增加房税调控,不让地方政府利益受损。实际呢,房税征了,房价也不会下降,除非彻底的将为个泡沫炸掉。宋朝这项改革也是如此。原先为了便民,盐课听以五分折银、紬、绢代替,盐一斤作钱二十到三十,银一两、紬绢一匹,折钱九百至一千二百,有盐的给了一个稍高的价,无盐的用其他物资代替。

但有的盐井渐渐枯竭,银子作价也不对,京城的银价一两都快两千钱,若不是有平安监,还要上涨,现在作价一千钱,有人乐意么?后来为了便民,诏课利随折金帛,不交盐也可以,交金帛来便民。

与房改一样道理,掩耳盗铃。

结果导致银短缺,涨到三千,比京城还贵一千,银涨其他也涨,本来就不是多产绢紬所在,也跟着涨到三千。而整个宋朝大多数地方绢价在一贯多点,好绢才两贯多一点,连盐也涨到一斤四十文。若是产盐量大还可,主要产盐在萎缩,连盐民都不得利。由是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