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若契丹与我朝开战,孰胜孰败?”

“不好说,要看谁占据道义,看将帅的指挥能力,国内的情况,还有西夏。西夏终是一个后患,若没有西夏,此时契丹与我朝作战,顶多入侵河北,不会带寸功回去,但我朝若准备得当,休生养息,再有十年和平发展的光景,若选将帅得当,准备充分,收复幽云十六州也不是一个梦想。”

“幽云十六州……”

“那又有什么,汉唐将疆域拓展到小海,我朝仅是收复一个幽云十六州罢了。这是太宗的耻辱,作为后人,若是不想雪之,就是不肖子孙。”

“是啊。”

这就是郑朗!

一点一滴地将赵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否则他鼓励发起的庆历新政失败,带头颓废,举国黯淡。虽然碎步式的改革,造就北宋最好的时光,但给后来者留下许多严重的弊端。

“具体的臣还没有想到,也不能宣扬,若让契丹感到我朝浓浓的敌意,必与西夏联手。”

“郑卿此言好啊。”赵祯越看郑朗越顺眼,虽然年青,已经有了吕夷简那种老成。但这时的赵祯配合着郑朗,没有着急将他推向前台,不是不信任,是一种保护。

“臣几年后出使契丹时,也会留心看一看。”

“朕很担心。”

“无妨,一是契丹还想贪图我朝的岁币,二是契丹想用我这个人,臣不是古板的人,学习苏武强行顶撞契丹君臣,没那个必要,只要臣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他们就不会杀臣,不会囚臣,人是长着脚的,想离开契丹,还不是很容易?时间还早,有的是时间准备。”

“想要什么,对朕说。”

“那是,且臣是陛下的臣子,难道陛下不帮助臣吗?”

赵祯不由笑起来。

“北方开始大规模的落雪,明年旱情必然缓解,又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我朝会比西夏更早的恢复。此涨彼消,元昊不是疯子,越是如此,他越不敢再度发起寇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