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局上来说,西夏的扩张也不符合契丹的战略目标,西夏此时地盘已非是昔日,要么往南是吐蕃,那是高原地带,不适合西夏人扩张,往西太远,不利于统治,要么是宋朝,要么是契丹。恰巧与西夏交邻地方皆是契丹的羁縻地区,契丹也害怕。
在他们心中,西夏仅是掣肘宋朝的一个棋子,并不想西夏壮大到这地步。
然而宋朝君臣没有一个人能看得出来的,果然是能臣。
郑朗挥了挥手,下人们端上来酒菜,郑朗说道:“我不能陪你饮酒,贵使尽情畅饮。”
“不敢,不敢。”耶律高家奴小心万分地说。若是欧阳修韩琦在此,能气得跳脚骂娘,此人在宋朝君臣前耀武扬威,但来到郑家,却立即变得低三下四。
郑朗也没有摆架子,主动用刀子替他将烤羊肉划开,说道:“并且我说一句,你说的我主软弱,非也,这是爱民,不仅爱我国的民,也是爱贵国的民,不想贵国军民遭受战火荼毒。你说我主是一个爱民的主好,还是一个穷兵黜武的君主好?”
最简单的一个比喻,爱民罢,或者软弱罢,都不想发起战争,盟约便能遵守,契丹也能顺利每年得到庞大的五十万岁贡。若是穷兵黜武,学习汉武大帝,以前的岁贡,现在变成岁纳,能不能忍受?真打起来,契丹即便胜利,以宋朝现在庞大的军民人数与财富,契丹也未必有好果子吃。
不错,若是契丹出兵,宋朝也出兵配合,契丹会胜得轻松,说不定契丹不但开战,又能看到两国相争,坐受渔翁之利。对契丹有好处,可宋朝激进如此,长久来看,对契丹有什么帮助?
高家奴一呆,不知如何作答。
第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
郑朗又说道:“汉朝与匈奴和亲,甚至远嫁嫡亲南宫公主,匈奴仍然不满足,于是汉武帝发奋图强,匈奴由是走向没落。可汉朝因为穷兵黜武,国家出现严重危机。突厥不断地骚扰唐边,唐玄宗时终于将突厥消灭,但唐朝穷兵黜武,于是导致安史之乱。但贵国与我朝正在创造着一个历史,两国成为兄弟之邦,于国有幸,于民有幸。”
这是忽悠耶律高家奴的。
宋辽时皆有一个说法,说是汉景帝将汉武帝的亲二姐嫁给了匈奴,《册府元龟》里还记载此事。其实不对的,南宫公主先嫁给南宫侯张坐,后嫁给耏申,说明南宫公主一直在国内,何来的出嫁匈奴。
郑朗也知道,一是戒告契丹不要得寸进尺,二同样是为以后出使契丹做铺垫。
最少得让契丹君臣以为自己很不错,想两国和平,是对契丹充满友情的宋臣。
高家奴起身拜伏,说:“郑相公眼光深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