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大寨同时建造,需要多少建设材料,驻扎数万大军,一天得要多少消耗?运输成本会有几何?牺牲将士要对家人抚恤,立功将士需要赏赐。数万士兵还要过冬的粮饷、衣服、马料与军饷。

这得需要多少钱?

没有办法,只好等会儿进城,自己粗略的计算一下,向朝廷讨要。

进了城,郑朗很担心的,省怕象韩琦那样,在秦州城外,许多百姓将他拦住,我的孩子跟你出军作战,你平安回来,我的孩子哪里去了?

没有,但百姓也没有多高兴。

怨恨不至于,郑朗一直站在第一线,并且打了一个胜仗,渭州保卫战中,他家那个娇媚的妻子带着小妾,也在城头上亲自参战,刀箭无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战斗时战后,抚恤也厚,责怪不了。

可是家中亲人死了,也不会高兴的出城夹道欢迎。

郑朗松了一口气,先进州衙议事。

这要开始下一步计划。

十七寨堡筑起,泾原路防线再次一变。第一线将是羊牧隆城北方的得胜寨开始,到怀远寨、镇羌堡、九羊寨、石门堡、荡羌寨、通远寨、胜羌寨、萧关。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也不可能打通一条直路,沿途多山峦,以现在的条件无法凿通一条直通,相互联防。不过防线会压缩,防务的压力会严重减轻,而且多险恶之地,易于防守。

这便是筑起新寨堡的便利之处。以前朝中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想过这些,但畏于西夏之压,还有百姓首鼠两端,一直无法执行。直到今天,这个想法才成为一个现实。

原来许多第一线的堡寨变成了第二线,羊牧隆城、张义堡、三川寨、定川寨、赵福堡、高平寨、崇宁寨、灵平寨、通峡寨、平夏城。而笼竿城、瓦亭寨、镇戎寨、东山寨、天圣寨等则被远远的甩在第三线。因此泾原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便是联防计划。

将一条条小道悉数毁去,一些宽大的地方,若葫芦川,可以象范仲淹那样放石头阵,再用黄泥做粘合剂,砌成一道简易宽厚的石墙。不求阻挠敌人进行,但求拖延。

容易拆,可横拆横拆,最少得花上一天半天时间,还要害怕宋军从后方再次将这道石墙重新修补,断去后路。那么元昊对泾原路只能望洋兴叹。想法虽好,又得花许多钱与劳力。

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成功,泾原路将会成为西北数路防御能力最强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