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必没有好处,相反,利用得当,对宋军更有利。
本来定川寨西夏将士兵力雄厚,一旦分兵,兵力变薄,更容易发动会战,胜利的机会更高。
可那是渭州!
只要抢在渭州城丢失之前,将定川寨主力击溃,三万西夏人将会成为瓮中之鳖。但若是守不住呢?本来纪质一万五千名军队,会分出两部,一部五千人,以镇压叛乱为主。随后由潘原向镇戎寨会合,大部向笼竿城进军。形式所逼,不得不将他们一起调到崇信,协防西夏军队。
但这些军队不在渭州里。
不要多,只要潘原的三千宋军进入渭州城,狄青也就不会再担心。
况且渭州城中还有郑朗的妻妾女儿,他之所以能上位,多半是郑朗大力推荐,才有今天的地位。不仅如此,郑朗也怕会出意外,自己陷入定川寨中,定会被西夏人围得水泄不通,不能将命令发出。于是从彭阳城潜入定川寨时,将令符印信全部秘密的交给了他,让他全权负责调动所有军队。这种信任更给他压力。
一旦郑朗的妻妾出事,自己会被所有宋人千夫所指,万夫唾骂。
正是这种恩泽与信任,反而影响他的判断能力。
渭州城突然雄起的消息,是在三更时分送到狄青手中的。
本来是一个好消息,可这时的狄青带着思想包袱。从床上爬起来,是好消息,可他不敢做主,尽管郑朗给了他做主的权利。
想了两条主意。
第一条主意,是等范仲淹兵力到来,迅速分兵南下,只要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两三天时间渭州城的僵持,也使这三万西夏军队士气衰落,便可以从容将这三万西夏人吃掉。再掉头北上,解决定川寨的西夏军队。
第二条主意便是置渭州不管。他没有看过西汉七王之乱时周亚夫用兵典故,直觉让他感到这是一次天大的时机。不去管渭州,但要派人送信给渭州,让尹洙在渭州城大开仓库,不能吝啬钱物,赏赐百姓,再将武器发放给百姓,让他们参战,先将这三万西夏人拖住。纪质平定叛乱后,留下三千军队于崇信城,与潘原三千宋军遥相呼应。其余的军队绕道翻过陇山,进入笼竿城。
时间要慢一点,但正好将王信与折继闵的一万骑军等到。并且拖得越久,敌人粮食越少,士气会低落。三路宋军于定川寨发起大会战,一举先将定川寨这支西夏军队击败。那么那三万人在泾原路腹部,想逃都没地方可逃。
如何选择,交给郑朗。
开始清点兵马,选了最强的一千士兵,骑着马,不顾夜色漆黑一团,向定川寨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