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秋风一阵凉,秋天真正到来了。

“我们回吧。”郑朗说道,牵着崔娴的手,来到隔壁小山坡上,侍卫正带着郑苹与郑航骑马,杏儿与环儿四儿坐在半黄的草皮上看。

回到渭州城,天色已黑。

刚要回家准备休息,衙役迎来说道:“西夏派出使者,前来渭州求见相公。”

“带我去。”郑朗顿了顿道:“还是让他来州衙见某,另外再传渭州城中大小官员,来州衙议事。”

转身来到州衙。

一会儿使者被带来,名气很大,叫杨守素,元昊有六大谋臣,不是张元吴昊,这两小子太过恶劣,真实能力远没有后人认为的那么强大,而是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杨廓、徐敏宗、张文显。同样还有一个汉人也得到元昊的重用,叫钟鼎臣,文笔好,写给宋朝那封文笔大气的国表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这些人有的是来自西夏本国汉人,但大多数皆是宋朝不得志的文人,象张元一样,主动前去西夏投奔元昊,严格说,都是正宗的汉奸。杨守素便是其中一个。此人十年科举不中,一怒之下跑到西夏兴州,与尚是太子的元昊一番交谈之后,颇得元昊赏识,两人情谊十分深厚。

也说明科举用人的失误。

总之,杨守素肯定是一个人才,不但有谋略,还能说会道。仅是因为科举这道门坎阻挡,使他在宋朝无法发挥才干。

对杨守素,郑朗没有那么痛恨,此时国家观念很模糊,忠的不是国家,而是帝君,所以意义无法升华。张元吴昊不同,他们是进谏元昊反攻宋朝的罪盔祸首。

郑朗还是忍不住讥讽道:“杨守素,认贼做父滋味如何?”

“行知,朝廷能容王继忠,为什么不能容属下?”

“你能与王继忠相比?”郑朗嘴角抽搐。记得前世看金大侠的天龙八部,里面记载萧峰时契丹打草谷,真实从澶渊之盟后,边境虽有争执,但契丹人早就断了打草谷这一丑陋现象。其中王继忠作用无可拟代。每当朝廷使者致,王继忠痛哭哀嚎,要求宋朝向契丹人求情,将他带回去。宋真宗考虑到王继忠在契丹的桥梁作用,下诏不准,这才善待其子。正是类似种种王继忠的事迹,使北宋前期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郑相公,属下愿意做第二个王继忠。”

杨守素自称属下,似乎……千万不能当真,当真就傻了。

“你能不能做王继忠,我会观之后效。但休想花言巧语打动我,对你们西夏人,我根本不相信。说吧,你前来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