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夸大老种,不一定比李元昊军事才华高明,但至少比野利遇乞要强。说道:“种将军,我怕野利会疯。”
“郑相公,我也担心这件事,最好还是派一员猛将前去天都山支援狄青。”
郑朗看了看诸人,其实能用的将领也不过景泰、赵珣与刘沪数人而己,其他的武将,不用看他们的表现,看看在定川砦的表现,即可知道他们的能力。
有葛怀敏的失误,也有诸将的无能。
能用的大将只有少数几人,派出一员大将,接下来的埋伏战就会少用一员大将。
然而郑朗咬了咬牙齿,说道:“景泰将军,你马上率领四千骑兵,驰援狄青将军。”
“喏。”景泰领命出去,事关重大,不顾现在是将近三更时分,立即点集人马,向天都山出发。
得抢时间,从好水川出发,赶上狄青部队,有可能要到明天中午了。并且一夜的急行军,人马也会出现一些困乏,但出现太子的新变化,不得不这样做。
一切全部乱了套。
郑朗又用眼睛盯着赵珣,本来是让景泰率领伏军进入石门峡,景泰一去,只能交给赵珣率领。老种是智将,但不是冲锋陷阵的勇将,中军也要他坐下来侧应,配合自己指挥三军,出谋划策。
赵珣重重点了一下头,那意思说,郑相公,请放心我吧。
郑朗有些犹豫不决,按照史书记载分析,赵珣的能力在景泰之上,然而平定叛羌一战,让郑朗嗅到一丝危险。
这一战赵珣是立下大功,但对手只是一群散乱的叛羌,己方无论士兵数量或者战斗力,均胜过对方。换刘沪率领这支军队,同样可以做到。结果最后自己增加一万兵力,刘沪在后方依然遇袭。
说明稳妥上,赵珣还有欠缺之处。
后来喊来他议策,与老种相比,又能看到赵珣的差距。
对手不是叛羌,而是野利遇乞,性质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