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会用上,有可能用不上。反正只要这一战胜利,想踢葛怀敏十分容易。

一路巡查,看了多处屯田开垦的情况后,郑朗返回渭州城。

接到赵祯颁发的诏书,向天下颁发的正式诏书……元昊背惠以来,屡求归附;然其欲缓我师,专为谲诈,是以拒而弗受;况河西士民素被王化,朕为之父母,岂不闵伤!自今仰边臣但谨守封疆,精练军伍,非因战斗,毋得枉杀老幼及薰烧族帐。国朝将帅之臣,素有捍边勋名者,委中书门下求访其子孙,特与录用。自今功臣不限品数,赐私门立戟,文武臣僚许立家庙,已赐门戟者仍给官地修建,令有司检详制度以闻。

终于醒悟过来,元昊不会投降,那个投降不叫投降,是诈降,让宋朝麻痹大意,伺机进攻。于是让边关诸臣不准接受元昊的任何降书。

西北死了许多百姓,不管是汉人,或者是蕃人,皆王化了,是朕的子民,朕为之父母,能不伤心吗?

请相信,他说的是发自内心的。

不但他,后来的宋神宗也不错,西北军队大败,死了许多将士,宋神宗闻之号淘大哭,双眼滴血,声音为之嘶哑。

都是好皇帝,然而让祖宗法制四个大字套上了枷锁。

门戟与立家庙,是有大功的大臣才享有的荣誉。现在不管,只要有边功,不管你是文臣,或者是武将,皆让你享受这个荣誉。连子孙都将其访查出来,逐一录用。

李元昊将赵祯气着了,否则不会下这份诏书。

郑朗笑了一笑,不知道范仲淹看到这份诏书怎么想?也不怪,他只是一个文臣,没有开金手指,在军事上犯下一些错误,能理解。

郑朗还是有些防范心理,此次进攻,没有寻找范仲淹帮助,说都没有说。怕范仲淹与自己意见不合,对自己劝说,或者阻止。

秋天,泾原路一片详和,北方,则在继续血战。

……

张岊出了府州城,虽然他浑身是胆,此时心情也不大好受。

但军命不得不听。

不过他运气好,虽只有五十人,皆是骑兵,活动范围大,人数少,又不吸引人注意。居然平安的来到青眉浪,位于麟州与府州城中间,离府州城大约一百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