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宋朝与西夏从三川口之战后,正式撕破脸皮,除征战外,对敌方境内百姓进行拉拢。
西夏贫困,有一些部族渴望进入宋朝。
宋朝部分官员粗暴,许多汉人瞧不起羌人,有一些羌人不满意汉人的高傲与官员的横行,也渴望进入西夏。
宋朝有优势,但没有做好,因此拉拢政策,双方也处在一种交织状态。
因为对康德舆不满意,乜罗怨恨之下说了一些牢骚话。被人听到,有人便诬蔑乜罗与西夏人潜通,战则反射汉人。乜罗无以自明,逼迫之下,正好遇到元昊派人在边境招降三州族人,真的暗中潜通西夏,对西夏人说如今三州兵力少,力量弱,容易攻打。大军至,我愿意做向导。
本来没有人注意,但让指挥使张岊听说了这件事。
相比于康德舆,张岊更有敏锐的军事触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召乜罗,与乜罗共饮,酒喝得差不多时候,张岊进行试探。乜罗哭着说:“我怎么附贼?因为想逃死。”
也没说他已降贼,也没说他未降贼。
但张岊听出话音,对康德舆说:“乜罗果叛,请相信,不可不杀。”
康德舆说:“没有明显证据,怎么随便杀一个蕃子?”
张岊说道:“乜罗果叛,不是众人污蔑,如果公开处死怕影响不好,请君召饮,乘其醉,捆起来推下崖谷,声言堕马而死,又有谁知道是我们汉将杀死的?”
不是张岊想杀人,沾到这个通敌的大事,只要有一半可能,就必须杀之,否则后患无穷。
康德舆犹豫不决,询问左右亲信,左右恶张岊,短毁之,张岊之计不得行。
必然攻打府麟二州的种种因素,再加上这个偶然的触发,于是元昊正式决定攻打府麟丰三州。
大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