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你想一想,妾答应下来,也是替官人着想。樊家是京城里巨贾。”

“难道我家的产业与我的年薪还不够用度?”

随着郑朗迁为枢密副使,年薪加上各种补贴一年达到两万多贯,还有家中产业,一年又能产生一万多贯的收入。一家人天天在樊楼吃住,费用也足够。

“不是因为这个,官人,樊家是商贾,纳他家的女儿为妾,不会有非议,又是巨贾,在京城与许多官员有一些关系。官人不喜结交,眼下是枢密副使,会去西北。可早晚要回来,三四年后回京,肯定会是两府宰相。无论立下再多的功劳。年龄还是太小,资历不足,有樊家也是一个支援。而且官人做的一些事,又要与商贾打交道,自己出面终是不妥,还有呢,平安监那十五分契股也要早晚售出,由樊家在中间转一个圆场,就会减少正面的冲突。至于樊家呢,樊小娘子喜欢官人,樊家财产巨大,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拱卫,有官人这座靠山,樊家几十年内必然无忧。所以顺从女儿的意思,让她进入郑家做一个小妾。这是互惠互利。”

“这更是婚姻,不是交易!”郑朗更晕。

与自己妻子解释不清楚,一提到儿子,这个聪明过人的妻子时常会犯糊涂,连一贯的小心眼吃醋都忘记。说不清,索性不理她,直接进入房间,对樊家小娘子说道:“你好。”

“官人,你好。”

“……”

“妾见过官人。”施了一个大礼。

“你别官人。”

“是大娘子教妾的。”小姑娘一边回答,一边低头,眉开眼笑,似乎欢喜得要命。虽然做着羞答答的模样,小脚儿直动弹,显然不是一个安生的主。

郑朗在屋中走过来走过去,最后说道:“樊小娘子,今天我在内宫与陛下诸相商议国事,马上我就要去泾原路担任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那是,朝廷官员无能,只有官人才能在西北力挽狂澜。”

“……”

“官人,妾还会骑马呢。”

“不行,我去西北,随时有生命危险,不能耽搁你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