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西北不能不管,又诏三班使臣有文武器干者,许其自陈,量材施用,诸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察访习知边事之人。
我能文能武,皇上,用我吧。
好,那你到各州长官面前说说,文在何处,武在何处,确实有本事,马上就用你。
这是释放朝廷战斗的决心,别当真,能文能武,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当诸葛亮与裴行俭等人真是大白菜?
然后处执薛文仲,计用章没有说逃跑,是薛文仲主张撤向鄜州的。既然卢守勤被斩,薛文仲也要处理,贬为广南监当。
再诏殿前诸般材勇前往边境担任官员与将领,兵部试武举人,以策论定去留,弓马定高下,合格者立即授于边职。
接着又改宝元年号为康定,原来范仲淹贬,不准中外越职言事,富弼论日食,于是许中外臣庶上封议朝政得失,不管是老百姓,或者官员,或者外族人,都可以上书进谏。
诏韩琦量陕西民力罢所科刍粮,调民修筑城池,令诸州提点丁壮,协助防护诸臣,除教习外,无得他役。
夏竦不傻,韩琦也不傻,因此韩琦要求增加弓箭手。
很聪明的弓箭手一词,弓箭手是差役,非是兵。夏竦直接要求建立土兵,而朝廷最怕的是边疆壮大,战事到来,西北诸位大佬有职有权,再有当地强大的一支军队,万一成了安禄山怎么办?
实际还是兵,但换了一词,马上让朝廷得到通过。
韩琦是进谏后才实施的,郑朗根本没有征得朝廷同意,已经在实施。
也没有什么人说话,延州特殊情况,漫长的几百里边境,兵力空虚,那是特殊环境,特殊对待。况且郑朗不是想留在延州,自己要求回杭州,忌讳少。
总之,这些天几乎每天都要下达几份诏书,一大半是关系到西北的。
将情况讲了一遍,陈执中问道:“严荣,你认为你的先生,最后会花落何处?”
严荣一听愣住,傻呼呼地问了一句:“难道朝廷除了郑大夫外,就没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