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恶都不能分,还是什么禅师高僧,去!”
晓山羞愧万分的退下。
郑朗看着诸位百姓,又说道:“为什么金刚经里出现多处类似的话,原因有两条,一是佛祖苦悟多年,证得佛法。让世人忘却烦恼,济世度人,可佛祖创立佛法时佛法闻知的人不多,或者说不知道何谓真正的佛法,于是鼓励百姓宣扬金刚经。他要的是度世人,不是财富,所以多次说持经宣佛远比三千大世界的七宝布施功德还要大。”
下面还有许多和尚跃跃欲试,但不知道怎么说。
到现在,郑朗并没有打倒佛教,相反,替释迦牟尼说了许多好话,但他打倒的是现在诸寺僧尼。因此,让他们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郑朗继续说下去:“还有一种重要原因,佛陀著金刚经时是在舍卫国祗园精舍,须多达长者用金叶铺园,其心可嘉。作为佛教本身,一要弘扬真正的佛法,不仅是佛法本身,也要有寺院、招提、兰若,还要有佛像、梵唱、法器、寺钟,有了这些辅助的物事,佛教才能更快的推广。所以佛祖并没有排斥。然而民力终是有限的,僧尼不耕不织,要靠百姓布施才能得活,再用七宝建寺,建精舍,修得越多,对国家对百姓压力越大。特别住在祗园精舍里面,释迦牟尼感受颇多,故多次说用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及受此部曲,甚至不及受此经四偈福德多。而且金刚经劈开第一篇就写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即便是佛祖本身,也要乞食而活,不能享受百姓信徒的布施得活。为什么?不劳民力,不伤国财,不为祗园精舍奢华迷惑。这才是佛的本义。诸位父老乡亲,试问,今天有多少和尚是靠化缘谋生的?”
这一问,所有百姓大声喧哗。
佛祖都要亲自化缘乞食,况且这些和尚们。
这就是金刚经中的秘密,可惜对佛教不产生兴趣的人不注意,产生兴趣的人又不揭破,甚至曲解,一直没有被世人知。
有一个和尚气愤的站起来说道:“你以为佛祖的佛法是你写的中庸?”
富弼闻听后,忽然笑了。
这岂不正是中庸的一种?
“大和尚,为什么金刚经是万经之首,一是因为它朴实无华,更接近佛陀的本心,二是它说了一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何谓佛法,天地万物运转的至理便是佛法,一切是佛法,儒家是佛法,道家是佛法。反之,佛法是儒家,道家是儒家。都在描述天地万物运转的道理,只是因为个人程度深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遭遇不同,而产生的感受不同,所以表达的方式不同。这才是无上大道!我说我中庸,为何不能称我的中庸是佛法?连这个都悟不得,有什么资格到我近前与我论佛。去!”
说着努了一下嘴,富弼会意,又派人分发金刚经的译注。
忽然空中又传出一个声音:“善哉善哉。”
说得好啊,所以金刚夸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