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减少麻烦,不然这些大和尚们继续贪心不足,一个寺院两个寺院能强行处执,诸多寺院齐心合力,想强行,就会惹来天大的麻烦。”郑朗摇头。
不明白,不管是否真出家,两浙百姓信仰佛教,香火一直很旺盛的,自己也用地换地,居然敢变项勒索官府,贪到这种地步。说明他还是有些偏见的,不但宋朝,唐朝更严重,逼得朝廷一度强行灭佛。又问:“还有呢?”
王安石道:“安一些人的心。”
“中的,正是安他们的心,不然往倭国跑不妙。”说着叹息一声,又说道:“王三郎,此次杭州的行动,你要铭记于心,想要做事,主要还是用温和的措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会使国家受益。古今谈变法,要么谈春秋诸国变法,例如商鞅变法,或者王莽变法,或者唐朝两税法,其实不然,开国不算,那是制订制度。中兴最有名的事例是开元盛世,姚元崇进的那数谏,也是变法,因为没有纷争,几乎让所有人忽视。可只要变,多少会产生纷争,姚元崇虽是春风化雨,唐朝重要的弊端,逃户、均田制与府兵制的破坏、兼并都没解决。他没有动,一动纷争会很多,假若动弹,温和手段为主,必要时必须辅以霹雳的法门。因此儒家也说宽猛相济,张弛有道。”
“大夫指教的是。”现在王安石不知道郑朗说的苦心。史上王安石变法手段十分激进,实施过程中却十分墨迹。居然让司马光率领着一大群大佬跑到洛阳修史书,积攒更大的力量名气随时伺机反击新法。
正好颠倒过来,同样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未来的事,郑朗也不好说。王安石所做的事,郑朗许多时候已经着手在做。甚至准备以后举办类似银行的措施,只要办下去,就不必王安石所谓的青苗法。
门房又进来禀报:“张大亮求见。”
师徒五人对视一眼,郑朗道:“让他进来。”
人带进来,伏下施礼,让郑朗挽起,问:“张大亮,你找本官有何事?”
张大亮说:“听说有一个富阿郎,至今没有抓获。”
“是有这个人,但只是听说,这个人长得什么样子,做什么行业,本官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可惜啊,连案子也不大好结。”
“要不要小的派人问一问?”
“你听到什么线索?”
“小的也没听到什么,但他是从海上私盐的,对海上航道小的很熟悉,若不是郑知府有条令,到今天小的还有两艘船继续在跑倭奴国,因此小的与海上渔民,其他的一些人,略略有些交情,或许能问出什么线索。”
“本官不知如何感谢你。”
“这是小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