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陛下。”王昭明大喜过望,他冒这个危险,不正是为了富贵?自己不是郑家子,是俗人,是阉人,清高不起来。还是来实际的。
“宋卿。”
“臣在。”宋庠走了出来,答道。
“替朕草诏,着郑朗为平安监使,有权征召天下所有船只,朕再拨给他五千人马,任他调动,勿必速速替朕找到更多的矿藏。”
章得象摇头苦头。
但赵祯迫不得己,元昊反意已明,不开战则己,一开战钱会用得象流水一般,一万年太久,朕只争一朝一夕,那怕一年之内变出十亿贯钱,朕也不嫌多。
“再赐郑卿开国候。”
王昭明道:“陛下,恐怕不好。”
“什么不好?”
“他不会受……”王昭明嚅嚅道,不但不受,有可能又要数落陛下。
赵祯也挠耳朵一笑,道:“那么授他龙图阁直学士,诏不得拒旨。”
不受也得受。
凭借坐在家里就知道天下矿藏所在的学问,担任直学士也足矣。
“关于海外事务,着他便宜行事,一切是草创,朕也看不清,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再制为诏令,成为制度。”赵祯说完,看了看诏书,其实这些年郑朗提过许多建议,可自己没有听进去,这时候想一想,很是后悔,有的还是不能作主,有的也到给予信任的时候,又说道:“再颁发另外一道诏书,说范仲淹在江东做得很好,其他人等勿得进言反对,以免坏了江东几万顷圩田大业。再给朕草拟第三道诏书,着石介为御史监察,替朕巡察处执两浙江准盐务,纠察大亭户的隐田,以及高利贷,官民勾结的不法行径。”
这一条实施下去,有很多好处,可过程会让人很头痛。
然而郑朗提了出来,是给予郑朗信任,给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