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朗捏了一下鼻子,对此他不好表态,人家就这个人种,怎么的?

不但民间喜欢兄妹婚,皇室也喜欢兄妹婚姻,甚至还有母子婚,父女婚,奇怪的是禁止表兄妹通婚。但他们怎么结婚,那是人家的自由,郑朗关心的是倭国的政治。

接着郑朗下令,州内所有三等以上的人家,全部来到杭州城中开会。

只有他们才有资本,也有这个力量,是褒义的说法,矛盾转移的也是他们,杭州境内出现许多弊端,有一半是他们造成的,得将他们视野转移出去。

命令一下,这些人家迅速向城内会合。

从郑朗来到杭州来,发生许多古怪的事,包括那个一成半的契股。

郑朗没有说清,不是一成半,是万分之一千五,细分成一万份的。

问又问不出答案,心中知道大约因为此事,在太平州郑朗也做过类似的举动,于是有了蔗糖作坊,有了各纺织作坊,还有了其他的作坊,不但太平州变得富裕起来,那些大户人家也得到实利。

不是在内陆,此地乃杭州,更重视商业的价值。

一起来到杭州城,近万户人家,这也说明杭州的富裕程度。

在北门外校军场开的会,其他地方容纳不了,整整开了一天,外面让士兵密闭起来。

到了晚上,全部散去,一脸的茫然。

有许多百姓询问,还是如以前一样,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第二天继续开,连续开了三天。

然后迅速散去。究竟发生了什么,百姓皆不知道。

随后一系列动作开始,并不大,从明州调来六艘大船,这是官船,为朝廷从硫球进贡硫磺用的,郑朗提前派人查了一查,选了其中质量最好的六艘过来,吨位都在五六百吨上下,还有一艘接千吨。

驶到港口来,从杭州又调过三百士兵,郑朗除了一些馆职与职官、差官外,来到杭州后还有一些兼官,宁海军节度,这是随杭州知府一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