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一说,更多人动心更多人迷茫。
想通过其他途径,然而钱家渐渐走向没落,虽出了一些进士,不在朝中担任宰辅,拼爹拼不赢。正规的途径,大约是皇帝舍不得。怎么办?
听到郑朗的十倍几十倍,心中又十分向往。
太平州已经成为人间的乐园,若是几十倍会成为什么,是不是人间的天堂?
于是商议一下,继续征集百姓,这是民意,得要杭州九县所有百姓首肯,其次各大户齐聚在一起,凑集一下,兼并东南兼并很严重的,远胜过太平州,十有八九户皆是佃农,大约是郑朗不喜,也是朝廷不喜的地方。
大家七凑八凑的拿出两千五百顷地,多是不好的山地坡地,但也算一份心愿,而且是无偿交给朝廷,至于朝廷是当作官田,或者学田或者分给贫困百姓不管了。
可有一个条件,必须郑朗前来杭州。
当时朝廷人事没有变动,陈尧佐纳闷地问了一句,你们不怕朝廷将郑朗调去一个月后又调走了?
同样有可能。
就不是一个月,象范仲淹那样仅一年半时间,又能给地方上带来什么政绩,至少不是郑朗那种政绩。
这些商人拍胸道,既然能来,我们就能留。
真不行,我们派人将郑朗强行看着,用民意逼迫朝廷默视事实,怎么也要留下一个三四年时间。
这事情又稀奇,又古怪。
赵祯没有作声。
几个商人带着伙计就在京城留了下来,朝廷什么时候给我们答复,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正是因为此事,郑朗写信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