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总要知道进退之道的,对崔家朕已不薄,一门二进士,媳妇是王德用家的,女婿是郑朗,还想乍的?再看看你女婿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名声,这样的才华,居然想的仅是江南一个小县令!

也没有处理,仅是保一桩媒罢了,想一想郑朗提出的那些事,仓耗、省耗、官耗、秤耗、正耗、脚耗、加耗、移支、脚钱……我家对官员不薄啊,一个知州的薪酬有可能就赶上唐朝的一个宰相收入,为何出现这些情况?

不能想,一想有时候赵祯都觉得没有信心再次这个国家治理下去。

侥幸还好,他看到了许多人才,比如这一届举子中的郑朗,张方平,这才在每天筋疲力尽之余,稍稍有些动力。

于是御批两个字,知满!

又将这份弹劾发往蔡州。

很重的处罚了,这两个御笔亲书,落在崔有节眼里会成了什么?

……

郑朗请求没有成功,张大舅莫名其妙,郑朗道:“他们是官员,也要有气节,认为此举是谄媚,不屑为之。大舅,不用将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就让你保媒吧。”

“我啊。”

“大舅,你是我家最至亲最有身份的长辈,保媒足矣。”

张大舅一听很开心,最至亲最有身份两词让他感到长了脸,道:“我这就去蔡州。”

“不用急,喝口茶,我还有几件事问问大舅。”

“什么事。”张大舅坐下来,杏儿沏上茶水。

“张家庄那个作坊现在如何,还有那两名举子如何?”

“作坊还好,倒是那两个举子……”张大舅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