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朗在拽,张方平没有再刁难,其实对付柳永,就得张方平这样的一剂剂猛药往下开,要么放任自流,指不准继续为后人留下一首首优美的词作。郑朗手段依是偏软一些,不容易震醒此时的柳三变。
张方平又说道:“诸位,夫子说先正心,后修身,齐家,治国。然看看我朝有一些学子是如何做的?自己一心读呆书,父母双亲劳碌一生,到临老了,还在为他继续劳碌,妻儿老小,衣食不保,然不问家中死活,继续读死书。这种行为孝乎?仁乎?慈乎?”
不说别的士子,此次被邀请过来的士子当中就有那么一两个读死书的书呆子。
蔡抗小心地说道:“张兄台,不是每一个人天赋都象你与郑省元一样,他们本来科考很吃力,再应付家事,只怕更吃力。”
“于是就吸妻儿老小的血脂?”
蔡抗不能言。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做法肯定是错误了,不然夫子何来先齐家后治国这句话?
家都没有管好,你有什么能力管理国家?
“事已未必,朱买臣未发迹之前尚以砍柴为生。”杨察说道。
“然,朱买臣尚知道砍柴养活妻儿,试问某些学子,有没有放下身段去砍柴?”
杨察不能言。
其实为此,张方平也与郑朗做过争议,问得更多,甚至还拿刘美做比喻,郑朗答道:“成功打拼七分,天运三分,虽刘美未发迹前做人做得很不成功,可是他努力过,不仅仅靠太后卖艺……”
张方平细细回想了一下,倒也是,至少刘美不是一条吸血虫,偏偏专吸家中父母妻儿的最无耻的吸血虫!
可小心的提醒了一下:“太后卖艺之事不能多提。”
郑朗摇头,他与赵祯也谈论过此事,勿讳之,看一看,大臣有贫民出身的,太后有贫困百姓出身的,这才是开明的宋朝,只要你肯努力,就能上位。不仅不讳之,甚至鼓励去说,若国家有什么不好的年份,会降低贫困百姓的怨怼之心。赵祯以为然。统治者要加神光在身的,可当真百姓没有听到过陈胜吴广那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神光起辅助作用,消除贫困百姓不满情绪才是真正的主导作用。包括科举制度,朝廷其他的一些措施,效果不大好说,可是为此努力了。
张方平又说道:“我们读书为了什么?为了仕途。那么做官为了什么?为了富贵?或者是为主上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