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崔娴都叹息道:“是好皇帝。”

“未必……”郑朗沉吟道。

“为何这样说?”

“崔小娘子,他救的是百姓,不是士大夫,所以直臣不会很开心。”

“这何说法?”崔娴听得傻了,所谓直臣,是好大臣啊,皇帝救百姓,爱百姓是好皇帝,难道还反对?

“他们要的是一个听他们话,按他们意思办事的皇帝,一个大有作为,奋发向上的皇帝,对他们来说,不喜欢。”

“谁是皇帝啊?”崔娴惊讶地说。

“你啊,不要想那么多,不但是你,就是我,眼下就是知道,也无法参与其中。”

当然,赵祯不知道自己想有作为,居然是“做错”了,新年新气象,又下了一份让无数举子欢天喜地的诏书,正月十六,以翰林学士章得象权知贡举,知制诰郑向、胥偃、李淑、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宋郊权同知贡举。

本来是一件很荣耀的事,然而章得象听到诏书后,立即谢拒,说:“臣才疏学浅,不堪担负此重任。”

压力啊,让郑家子一闹,儒家的仁义、礼、忠恕,都产生了争议,听说他又要对中庸下手,那么儒家还剩下什么?不仅郑家子,那个欧阳修正在冯元指导下,修注《诗本义》,毛诗也被打倒了。不是知贡举,是主动坐在火山口,弄不好来一个火山爆发,就将自己喷到几千米高空上。

章得象不好说出来,一本正经的用才学不足拒绝。

小皇帝听闻后,没有想起来,便问李迪与吕夷简:“李卿,吕卿,章得象不愿知贡举,你们认为谁适合?”

“谁都不适合,谁都适合。”吕夷简道。

“为何?”

“陛下,只要下一道诏书,科考试卷答案无论进士科,或者诸科,皆以原来经义阐释为准则,对于新近诸学子重新阐释经义,不予反对,但不能当作科考答案。任何学子也不可以因此而对最后录取结果质疑。那么章得象就不会拒绝了。”

李迪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