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文应有些蒙,再次嚅嚅道:“陛下,不能这样攀,一旦殿试,这几子皆是陛下的学生。”
“不错,不错,可朕还有些不甘心。”
“要么再向他讨要几首长短句。”
“这个啊……还是算了。”小皇帝想了想后道,但又奇怪的问:“他们为什么住进了寺院?”
“臣倒听闻了一些传闻。”此中个节,司马光能想通,阎文应同样也能想通,说道:“陛下可知道郑解元幼年时事。”
“听闻过一些。”
“与他有过节的高家衙内荫补成上蔡县主薄,也是一个举子,此次来京城参加省试。但不知道郑解元的岳父是怎么想的,让此子与崔家两个衙内一道去了郑家庄,邀伴前来京城。不但如此,那个高衙内还带着那个行首娄烟,同时赴京。”
“崔知州是在替他们化解恩怨。”
“陛下,大约崔知州也是此意,但需要什么样的肚量,才能看到昔日的情敌与情人在眼前出双入对?陛下,这是省试,更不能分心的。也许郑解元有,但他人相不相信?因此避之。可这一避,还是着了相。无论怎么做,崔知州这一次安排很不好。”
“你是说他不是在帮助女婿,而是替女婿出现一道难题?”
“正是,崔知州肯定是无意的,只是没有想到。”
“朕本来为了平衡一下,贬出刘处,想过几个月对郑家子弥补,将此人调到京城来赴职……”小皇帝摇了摇头。就算朕要照顾你,可你总得有些真材实料。没有本事,让朕如何照顾?
阎文应没敢吭声。
不但如此,郑家子突然住进寺院,来意也似很不善,难道他要来个……婚变?是猜测,不敢对小皇帝说出来。
仅是小事,小皇帝很快将视线转移到奏折上。今年冬天陡寒,却是一件好事,虫子冻一冻,明天大约不会再出现蝗灾了。批阅了一下奏折,来到后宫。
没有到郭氏处,而是到了杨尚二位美人处。
老太太一死,做了一个百花蜂,这边采采,那边摘摘,采来采去,还是这两位美妹最得他欢心,于是固定下来了。俺也不飞了,专采这两朵小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