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公的臣宾孟走到郊外,看到雄鸡将自己的尾部弄断,他问随从为什么?答说它害怕被祭祀。于是宾孟就用了这件事劝周景公。小妹意思是让郑家小郎做人总归要低调的好,自己少了一些牺牲,可也少了许多人的嫉妒与谗言,更大的灾祸也就免去了。”

“有理。”

“什么有理!”大哥摇头反驳。

这是两种不同意见的相撞,就看谁能说服谁了。

但与三弟相视一眼,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场好戏哉。

看看这小夫妻二人,谈一个话,都那么雅!自己都期盼了好几年,居然提前上演了。崔大郎激动得差一点热泪盈眶。还好啦,郑家子才学跟上去了,否则在小妹的才学下,那个悲催的。

“耕人桀溺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子路转于夫子,夫子说,鸟兽不可以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前世郑朗真的没有注意多少孔子一生的活动与言行,也看过,权当看着好玩的。这一世专心研究,才知道后来的人给孔子抹了多少黑!

是不错,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更多的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后世给孔夫子贴上一个迂阔的滥好人,不知道错了哪里。孔子为鲁国大臣时,削三桓、堕三都,杀权臣少正卯,并且从强大的齐国生生抢回来被他们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地。是好人,但绝对不是滥好人。

特别是这句话,桀溺对子路说,天下乱成这样子,你们有什么能力能改变呢?不如辟世吧。孔子对学生的解释是我们不能同鸟兽同群,那不同人打交道,又能与谁在一起?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起颠簸,谋求太平之道了。

不作为的做一个隐士是好,但全部是那样,国家完蛋了。这正是知道不能为而偏为之,积极出世的思想,才有着更实用,更上进的意义。儒家最后被统治者利用,不仅是他们的礼乐忠恕,其他诸家也有许多好的思想可以借鉴,但实用意义,一家也不及儒家。

“所以夫子败于三都,险于匡国,饥于陈蔡。如果任何事都要畏首畏尾,纵然一生平安无事,我不屑为之!”事实也如此,做人,郑朗不喜欢惹事生非,但别人真惹上门来,一次是让,二次是说,三次,俺们不客气,k吧。

孔夫子教我这样做的。

“太卜对景公说能动地,景公问于晏子,晏子默然不对,天下皆美。”

二哥又没有听懂,这是《晏子春秋》上的一段话,齐国的太卜与晏子观天象,都知道有地震的事发生,太卜对齐景公说,臣能使大臣动摇起来。齐景公一听,奶奶的,你太牛了,不相信,问晏子,晏子默然不对,出来对太卜说,前些时候我看到钩星在房宿与心宿之间,是要地震了吧?太卜无奈承认。晏子又说,若是我将真相对君主说了,你会有死罪,不说,又担心君主害怕。你自己对君王说真相去吧,别做那些下等的事了。太卜主动向齐景公承认错误,子阳听说后,道,晏子,仁人也,忠于上惠于下。

太能扯了,地震能预测,那也不用死了那么多人。不过这时候的人们,还就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