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而董明洋更是牢牢地记在心中,骆道明此举,不谛是将大帅刚刚的这几句话要当成治理整个定州辖下的基本政策了,而以骆道明现在的内阁大臣的身份,基本便已敲实了此事,一想起这个即将颁行的政策是在自己这里由大帅亲口颁下的,董明洋心里便乐滋滋的,大帅的这些指示肯定会载入史册,而自己,也可以跟着沾沾光啊。若干年后,当有人看到这些东西,必然会知道这是在抚远县所发,而当时的抚远县令正是自己,这也便跟着名垂史册了,心里一时美得没边儿了。

李清之所以将巡视第一站放在抚远,重要的原因便是匠师营在抚远,而因为匠师营的存在,抚远便成了李清治下一个极其重要,不能出任何决外的地方,定州数十万大军的军械,百分这六七十都产自这里。

如今的匠师营,已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各个作坊,工厂占地方圆数十里,而家属们早已迁离了原来的居所,搬到了抚远城居住。现在的匠师营拥有数万匠师,光是五星大匠师都有上千人,这些人有些是一线负责指挥制作的,有的是专事研发的,已形成了极为完备的网络,定州对于这些在大楚原本地位极其低下的匠师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不仅薪俸极高,一位五星大匠师的薪俸,便是如今的抚远父母官董明洋也是比不上的,而且一旦有了重大发明,定州更是不惜授于官身。这对于这些匠师来说,不谛是鱼跃龙门,从此便踏入官宦之途。

这些政策促使了匠师营所有匠师极高的工作热情,创新不断,发明日日不绝,哪怕是有些发明并不实用,但李清也毫不吝啬地予以奖励,对于李清来说,那怕你发明了九件毫无利用价值的东西,但只要你在不断地摸索,便能在不断地失败中寻求经验,然后能做出一样有用的东西,那定州也就赚大了。

这保证了李清的定州在军械上始终领先了整个大楚一个时代,哪怕现在有些东西南方和洛阳都开始仿制。

“我们一直在被模仿,但我们却永远不会被人超越!”李清曾这样评价两位大敌对定州很多军国利器的仿制。

在骆道明,朱辉,董明洋等官员的陪同下,李清站在匠师营的大门口,看着匠师营这三个当年自己亲后书写的大字,感慨不已,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一批批武器,助自己打下了偌大一片江山。

“现在匠师营其实已经不能叫一个营了,他的规模,他的作用,他的地位,早已超过了我们一个主力战师。”李清道:“来人啊,笔墨伺候!”

现在的匠师营主管,是在任如清被破格提拔为工部尚书之后,新派下来的,叫赵三山,听到李清的话,不由大喜,大帅这是要拔高匠师营的地位了,当下一迭声地赶紧吩咐手下取来笔墨,亲自挽起袖子,替李清磨墨。

提起笔来,李清思忖片刻,挥毫写下:“定州第一兵工厂!”

兵工厂什么赵三山不太懂,大概就是造兵器的地方,他看重的是那第一两个字,当下如获至宝地捧起来,大声道:“来人,请最好的师傅过来,将大帅的墨宝拓印,校刻,挂在大门上,这一份装裱好了,仔细地收藏起来!”

匠师营里最不缺的就是最好的师傅,这里,各行各业,什么样的师傅都是最好的,片刻之间,定州第一兵工厂的匾牌便挂了起来,至于原来匠师营三个大字的招牌,早已被骆道明吩咐人收了下来,笑眯眯地笑纳了,李清的书法可也是一绝,原来这三个字的墨宝早已遗失,这副匾牌可就是绝版了,其它人也想要,奈何这里除了李清,骆道明便是头号人物了,那个敢与他争,只能暗自腹绯,心道你骆大人天天与大帅相处,获得大帅的墨宝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何苦与我们相争呢!

骆道明可不管这些,大帅来日是要当皇帝的,这样的墨宝自己只嫌少,哪有嫌多的,更何况还是绝版!

第六百三十一章 秘密

匠师营,不,现在应当叫他定州第一兵工厂了,发展到现在,规模已相当大了,占地数十里方圆,其规模比抚远县城还要大,负责兵工厂管理的官员级别也要比抚远县令要高得多,像前一任主管任如清便被直接提拔为工部尚书,抚远县更多的是承担了对这里的后勤供应,匠师营数万匠师的吃喝拉撒可也不是小事,每日耗费巨大。光是供应这里匠师的生活,抚远县的老百姓就受益非浅。现在靠着这里生活的百姓可为数众多,在第一军工厂的外围,便是林立的店铺,销售形形色色的商品,兵工厂里的匠师薪水丰厚,也舍得花钱,这一带竟是比抚远县城还要显得繁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