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在抚远用过午饭,霁月委委屈屈地被倾城拉上了她的马车,李清骑在马上,特意将桓熙叫来:“桓神医,霁月这个样子,不碍事吧?”

桓熙笑道:“大帅放心吧,我观霁月夫人胎象平稳,不会有事的。”

李清点点头,有了桓熙背书,他放心不小。“桓神医啊,这一路之上还得劳烦你多多费神了。”

“这是老夫的本份,大帅尽管将心放到肚子里去,有我在,绝不会出什么岔子的。”桓熙将胸脯拍得咚咚响。

一路无事,李清骑马走在马车的一侧,也不知倾城用了什么法子,居然将霁月逗得开怀大笑,霁月到底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跟谁都能处得好,如果今天换作是清风,恐怕就是电闪雷鸣,唇枪舌剑了。如果倾城真与霁月相处得好的话,倒是可以考虑将霁月接到候府里来,桃园小筑虽然一应设施齐全,但毕竟不能与候府相比,加上霁月又要临产了,自己要呆在候府处理大量的公务,又不能经常去陪他,难免有些寂寞。

心里盘算着,不知不觉中,已是过去了半天,天擦黑的时候,到了上林里,如今的上林里,可不比当年,仅仅是一个军事要塞了,当年的上林里,只有数万军队,再加上移民过来屯垦的半农半兵的一批人,现在近二十万蛮族移民大部都聚居在这里,一个个宽敞的四合院整齐的排列,与定州城不同,这里土地多得是,是以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宽敞的很,除了主屋之外,还建起了一排排的附属房屋,用来喂养牲畜。整个上林里,已发展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不过那牛吼马嘶鸡鸣狗叫之声,又呈现出一派乡村特色,倒是兼具了城乡二者的特点。

骆道明和杨一刀,吕大兵,再加上提前到达这里的伯颜肃顺富森等一行人迎了出来,骆道明是这里的行政主官,杨一刀则是军事主官,吕大兵的身份则有些特殊,他在这里统带着红部富森的数千骑兵,等新年过后,李清已决定要将吕大兵调往罗丰姜奎那边去了,北方战事接近,上林里的蛮族也已平静地接受了定州的统治,再在这里驻扎如此多的精锐未免有些浪费,好钢也要用在刀刃上了。

明天就是慕兰节,整个上林里已提前热闹了起来,大量的人流涌进了上林里城,城里的客栈早已住满了,即便骆道明早有准备,安排了大量的家庭接纳这些外来人住宿,一来是使这些人不至于露宿待头,另外也让上林里的人赚一份额外的银子,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明天慕兰节的主会场里,巨大的火堆便被一个个点了起来,无处可去的这些人便携了酒肉,围着火堆而坐,一边饮酒驱寒,一边讨论吹牛打屁,远远看去,倒也颇为壮观。

“这么冷的天气,不会冻坏人吧?”指着外面露宿的人群,李清有些担心,问骆道明道。

骆道明道:“大帅,下官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实在是有些措手不及,不过我已准备了大量的干柴,保证这些大火一夜绝不熄灭,另外,也让衙门熬制姜汤等物免费提供,应当不会出现意外。”

李清哈哈一笑,“你赚足了银子,当然得保证他们的安全,骆大人,有没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啊?”

骆道明却兴致勃勃,“大帅,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这一次赚的银子不仅足够明年义学的开销,还会有大量的节余,我准备拿这些银子修建沟渠,将上林里河的水引向田地中去,虽然今年这么大雪,明天应当不会出现什么旱情,但丰年之际,却更应该做好这些事情,否则一遇灾年,不免要慌了手脚了!”

“很好!”李清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做得不错,蛮族百姓刚刚移民过来,对于水利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如内地百姓那么有切肤之痛,你还要多做宣传,明年开工,以工代赈,剩余的要按工付给工钱,不能让百姓白白地为我们干活。”

“大帅,我明白了!”骆道明道。

倾城指着远处那巨大的木台,问道:“骆大人,那巨大的台子是用来作什么的?”

骆道明微笑道:“回公主话,那台子是准备各族族民表演用的,蛮族歌舞,别有特色,每个部落都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明天都会在上面展示,便是我们定州本地人,也有乡绅出资组织了大型歌舞,明天也要上台与各部落较较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