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碧云点头道:“也好,伯父大人是三司使,正为朝廷缺粮发愁,自己家中却囤积大量粮食会为人所诟病。”

苏锦道:“正是这个话,咱帮不上忙,却不能添乱。”

晏碧云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手里攥着这么多粮食,或许对你而言也不是好事呢,奴家在想,此番你的建议送到伯父那里,不日朝廷定会有手段下来,奴家可不想让这些粮食又将你送进漩涡之中。”

苏锦道:“这倒不会,我不会拿这些粮食去牟取暴利,若真如此,岂不是跟商会那帮人是一丘之貉了,我想等朝廷的公文下来,要么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官家,要么便留着到饥荒时候平价售粮,总之不会行奸商之事;只是,这一次亏本是肯定的了,你的本钱怕都收不回来了。”

晏碧云笑道:“钱没了可以挣,再说奴家也不缺这几个钱。”

苏锦吐吐舌头道:“好大的口气,没想到我苏锦居然能结交到一个大富婆。”

晏碧云戳着苏锦的额头道:“难听死了,什么大富婆,偏偏就你的怪词儿多。”

……

庆历元年九月十七日下午,苏锦正跟着王安石等一帮人在书院的大草场上蹴鞠游戏的时候,书院中急匆匆的来了一帮黑衣红领的官差,领头一名中年人身着五品文官官服,手中握着一张卷起的绢纸公文,阔步沿着书院大道朝修德堂走去。

苏锦看着气氛不对,忙拉着王安石指给他看,王安石疑惑的道:“像是来下公文的官员,修德堂是教席山长们歇息的地方,怕是有事儿要发生。”

“走,看看去。”苏锦一脚将蹴鞠踢到一边,抓起布巾擦了擦汗,穿上长袍,拉着王安石钻过修剪整齐的小树从,偷偷跟着那一队人身后朝修德堂猫去。

课间休息时间,教席先生们三三两两的在修德堂门口的走廊上闲聊,乍眼一看这么多官差走来,都有些惊讶,这些官差的穿戴跟应天府的官差有区别,根本就不是应天府的人。

一干公差在修德堂门口的台阶下站定,一名公差上前昂首大叫道:“大宋刑部侍郎富弼大人奉命宣敕礼部、刑部联合行文!应天府书院相关人等速来迎候。”

众教席一片慌乱,早有人进了修德堂通知戚舜宾和曹敏前来迎接,不一会戚舜宾拄着木杖带着曹敏和一干教席急匆匆迎了上来。

“不知大人到来,未曾远迎,赎罪赎罪。”戚舜宾喘着气道,心里七上八下,书院数月以来诸事不顺,戚舜宾的心绪一直处在忐忑之中,果然又有事情上门,这一会却不知是福是祸。

“老山长无需多礼,这回没通知应天府衙门,本官是随着三司使大人前来应天府公干的。”那名叫富弼的中年官员抱拳还礼温和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