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刘堂生沉吟道:“怕是断那黄来福的粮饷他也不怕吧,观邸报上言,他那五寨堡,不但兵将都能自给自足,每年还能上交户部钱粮多少,每每听那张文保对黄来福赞不绝口,言道如果大明兵将都如黄来福这般,那国朝则无忧矣……哼,这黄来福真是一个怪类!”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话中都是掩藏不住的嫉妒之意。一个武夫竟比他们更能种田赚钱,真是没天理了。

最后刘堂生神秘地道:“杨公听说了吗?那黄来福有意结合商贾们在塞外经营屯田,这事,早己传遍了山西镇。说实在的,你老哥也是动心,见别人都是纷纷派家人出塞,也颇想到塞外去圈占一些田地,不知老哥是什么看法?”

黄来福挑动商贾们在塞外屯田,自然瞒不过官场上的有心人,在宁武关,关于这个事情,早己传得沸沸扬扬。众将官们也是观望,最后见黄来福声势越搞越大,朝廷也不发话,也纷纷行动起来,派家人到塞外查看。反正就算到时挑起边畔,那也是黄来福的事。自己有钱不赚那是傻子。

杨巡抚冷哼了一声,道:“去,为什么不去?我早己派出家人,到黄浦川河一带去查看,先占他个几千亩上好田地草场再说。”

刘堂生呆了呆,急道:“那你老哥我也要赶快了!”

第168章 迎接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近中午。

“宁武这个地方,还真是不错!”

此时,黄来福一行人,正浩浩荡荡地往宁武关而来。从神池堡进入宁武关地界后,原始森林到处可见,路的两旁,尽是粗壮的落叶松,针叶林,阔叶林。行进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褐马鸡,黑鹳,金雕,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从树林中窜出来。

这种生态环境良好,原始森林密布的景象,在五寨堡,还有神池堡,老营堡等地是难得见过的。由不得黄来福等人不赞叹。

由于宁武关是镇城,所以走在路上,颇多的驿站火路墩等。越近宁武关,火路墩越是密密麻麻,每隔一里就有一个。按大明的烽火报警制,边关有警时,点燃烽火,一日一夜就要传警四百里,最大的支撑就是这些火路墩。

宁武与神池堡隔着管涔山,驿路沿山而过,路况不是很好,到处是坑坑洼洼的。不过路况虽是如此,但山西镇却是无财修理,只能让他越发破败了。黄来福寻思,要加紧宁武关与五寨堡的联系,这个路面,说不得以后得整理一下。

翻过管涔山后,慢慢的地势平坦起来,前面多丘陵平川,也可见过一些小河流往恢河而去。不过这里的耕地不多,大多是沿着恢河两岸或是各个支流,种着一些庄稼,大多为莜麦,荞麦、小麦等物。宁武关这边大多种的是春小麦,眼下早己是秋收完毕,田地里,并没有多少忙碌的人群。

黄来福可以看出,这一带的水利设施都很简陋,而且由于连年干旱,恢河等地的水位己经下降了许多,而且依黄来福后世电脑资料,宁武关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冬季漫长寒冷,多大风,无霜期短,并不怎么适合耕种。加上这里是镇城客地,各方的利益纠缠都没有五寨堡简单。黄来福寻思,要想在宁武关屯田,还真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黄来福从五寨堡出发后,在神池堡停留了一日,顺带送三姐黄璧柔回神池堡。三姐黄璧柔在五寨堡也待了许久,她有点儿想念神池堡,加上母亲杨氏己经去京城了,黄来福就送她回去了。反正现在三姐夫田大付也知道错了,对三姐温柔了起来,黄来福会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