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还有河、湟……”刘逵探询的问道。
那个地方赵佶不感兴趣,他一摆手,“先不管,等明之那边缓和了再说。”
“陛下,还有一事,辽国派人来有和解之意。”张商英奏道。
“求和?有何说法?”
“他们提出归还霸州、雄州,大宋从大同府退兵,归还他们来州、涿州、易州。”
赵佶失声笑道:“打得好算盘,想用两个州来换这些地方?雄、霸二州不用他们还,朕能夺回来!”
“陛下,臣以为不妨谈谈,这一番征战朝廷也有些吃不消,江南初定,尚要修养生息,不如先与辽国和解,全力解决西夏。”刘安世奏道。
赵佶沉思了下,“器之有何想法?”
“陛下,自明之前往永兴军路后,出了良都军在来州还有些出击外,大宋与辽国就没有大的战事,各军都在恢复元气,捧日军、信安军还有萧凌风的中央禁军会攻霸州、雄州也许能行,不过咱们并不占优势,萧玉儿虽然有二十万大军,但没有火炮,大同府并不好打,不如答应退兵,至于来州,那是不能还的,相之花了大力气经营来州,不能白给了辽国,涿州……,可以给他们,但易州不行。”
“嗯,这倒也行,那就谈谈。”虽说没拿下大同府,搞定西夏也是不错,赵佶知道朝廷也很难维持与两国的交战,而且两国一旦开谈,双方便不会再进攻,他也能腾出兵力调往永兴军路,预防不利的局面。
“陛下,交趾也有和谈之意……”
“一并谈吧,等朕缓过来,一定让他付出代价!”
第三百四十章 全面反击(二)
虎翼军出府州后一路小心翼翼,每日都派出大量斥候将前方道路打探清楚才进兵,进入西夏境内,更是昼伏夜出,摸黑赶路,从浊轮寨附近越过屈野川,全军便进入到茫茫森林之中,韩威问了向导几次,确定没走错,才放下心来,这森林里很多东西都不缺,韩威很是纳闷为何说这路不好走?
渡过不知多少小河,大军走出了森林,植被开始稀疏,渐渐的,树看不见了,只有灌木和一些草地,行进第五日,向导指着前面茫茫沙堆道:“这便是地斤泽。”
在沙堆中走路异常艰难,没多久人就累了,这个季节早晚温差极大,虎翼军将士都很不适应,好在准备齐全,除了行进慢,没有出现什么状况。进入地斤泽,韩威终于领教了沙漠的厉害,若没有向导,他根本找不到方向和道路,一眼望去,四周都是一样,水宝贵起来,连向导也不能肯定几日能找到水源,韩威只能让军士口渴时喝几口,还要保障战马有水喝。要命的还有装备,火炮不能不带,不然到了兴庆府真是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