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一定要过到正月十五的,送走众人,王麟和五位娇妻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看看冬日的雪景,堆堆雪人,守着炉火听王麟将故事,让几人的感情更为密不可分,上元灯节全家集体出动,流连街头,观灯玩猜谜,对于汴京城百姓,看王麟一家出游也算是一景。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军械突破
寒冷的冬季让人不愿意外出做事,不论是大宋,还是辽国、西夏都把冬季作为休养生息的时间,例外的是中央禁军,经过遴选,军士将领都是大宋军队的佼佼者,将领有抱负,克扣军饷之事他们不屑去做,何况还有严格的军纪管着,因此,赵孝奕一声令下,整个中央禁军都开始冬季训练,以后打仗,可不管季节,上下都知道这个道理。
王麟的护卫再一次来到中央禁军,一同前往的还有萧凌风,从十万禁军中选择人手要容易得多,张正第一次遴选,就有五千多军士达到要求,于是他提高了标准,几轮下来,敲定了一千人,五个护卫头领各带二百人训练,成为精兵中的精兵,让这一千人兴奋不已,落选的有些闷闷不乐,不过没多久又兴奋起来,萧凌风在选人前直接将张正淘汰的人划入名单中,毕竟张正选人的标准中,骑马是最基础的。
对于骑兵的规模赵孝奕也没谱,萧凌风根据以往经验,建议组建一万人的马军,鉴于战马数量足够,赵孝奕大笔一挥,直接组建了二万人,他一直对虎翼军五万的骑兵耿耿于怀,少了他实在不能接受,周林见状,趁机提出火炮也独立成军,便于统一指挥,这个建议赵孝奕大为赞赏,将中央禁军五营的移动火炮集合起来统一训练。于是,第一次兵种划分和混编就此成立。
王麟过完上元节,便开始继续在国子监授课,闲下来在家中向苏玲玲等人传授化学知识。由于可做化学实验的材料缺乏,他也只得从现有的东西入手,不过三酸一碱在手,他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产生突破。
只是这突破来得出乎意料,先是王涛那里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王麟说的在钢铁中掺杂其他物质可提高钢材性能的想法,王涛几乎将大宋全境的铁矿都弄了些来,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不同地方的铁矿,炼出来的钢有明显差异,道理很简单,铁矿的伴生矿不同,自然会产生差异,王涛不明白其中奥妙,但贵在利用,将几处的铁矿混合后,他找到几个配比,炼出更为有益的钢,这种方式虽然不能持久,但对于大宋来说,一段时期足够了。
好钢自然要用到刀刃上,王涛和苏涛一合计,决定将这种优质钢全部用在火炮上,在火药没取得突破前,降低火炮重量比打造更好的火枪更重要。于是乎火炮重量直线下降,王麟看过后直拙舌,太意外了,他看见的火炮已经很像现代火炮,只是因为前装,屁股略粗,火炮壁略厚罢了。重量下降,就表明禁军可以直接装备可移动的中型火炮,对于攻城来说,那可是利器!三人商议后,将这种钢和新火炮直接列为最高机密,连赵佶、丰稷都没告诉,在没形成规模前,苏涛决定陆续生产一批放着。
随后突破的便是广义上的开花弹,这还是王麟放焰火时向苏里描述的可打到天上的焰火给苏里的灵感,他同苏颂、苏涛一直都在研究这个事,只是一直以来效果不大,王麟也没这方面的知识,捣鼓了一个多月,居然让他弄出将装满火药的薄皮铁球发射出去的法子,经过精心计算,他已经能保证八成以上的火药球能够在地面或离地两尺的地方爆炸,这个东东让王麟倒吸口冷气,二话不说,告诉苏里将炼钢时散乱的铁渣装到火药球里,没想到苏里更甚,直接拿不好的铁矿做出大小还算统一的小铁球,装到火药球里,采用新做成的火炮发射,威力和现代开花弹自然不可比,但对于这个朝代,能吓死一群人,连王麟这个有现代记忆的人看见了,也目瞪口呆了好一会。
为了以后的应用,王麟从中央禁军借来周林,还有五百军士,开始训练开花弹,周林第一次用时,还满不在乎,不论是铁球还是葡萄弹,打在人身上那个爽啊,这火药球就一个薄铁皮,有个屁用?不过新火炮倒是让他眼前一亮,好东西啊。
等在试验场,他点燃引线,看着火药球飞出去,快要落地时一声巨响,才微微明白这就是飞雷的变形,用火炮发射飞雷,距离就不用说了,关键是方便,搭投石车可是苦力活,野战根本用不上,火炮则不同。等他来到爆炸现场,出现了他第一次在农庄见到打爆竹时的情形,周林差点又疯了,为了能看出效果,试验场周边布置了不少木板,此时木板上密密麻麻都是拇指大的孔,很明显,这玩意爆炸时周边要是人,方圆五丈估计没活人,如果一百门这样的火炮一起开火……,周林心里盘算了下,正面五百丈宽,五丈径深将全部一扫而空。
“三郎,某要这东西!有多少要多少!”这是周林见到王麟说的第一句话。
王麟笑笑:“现在还不行,叫你来就是试验带学习,等完全掌握了,弥补一些缺陷,才能真正装备。”
王麟有事忙,府里几位娇妻也不闲着,赵云灵挺着肚子和宋云慧再次开始折腾起机器,戴玉琳则忙着和苏玲玲几人将王麟的化学实验室发挥到极致,赵玉慧不能动手,可也闲不住,不时的去边上看着。耶律特里忙着帮王麟打点各种事物。
二月底的一天,王麟在府里正和耶律特里商量着事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闷响,声音不大,但王麟瞬间魂飞天外,这种声音他太熟悉了,典型的火药爆炸声,慌忙冲出屋外,见东面有股青烟升起,暗道不好,撒腿朝府门口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