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正德愣了一下,然后很懊丧的一拍大腿,有些追悔莫及的说道:“他们两个前些日子已经走了,说是要回家探亲什么的,大哥你也不早点说,早知道他们两个厨艺好的话,我好歹也留下一个呀。”
“回家了?”这次轮到谢宏吃惊了,这会儿可没有波音空中客车,从大明回葡萄牙?没个五六年的时间,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再说了,以他所知,那俩人不是普通的海员,而是传教士,在大航海时代当中,传教士就是开拓的先锋。说起来,谢宏以宣抚使的名义向海外派遣儒家子弟,也是受了这个启发呢。
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只有道教,跟后世小说里一样,道教收弟子还要讲究慧根什么的,并不是那种传播能力很强的宗教。另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宗教,佛教,则是外来的,是外族入侵中原的时候带进来的,况且佛教在传播性上,同样也比不上基督教。
但是,华夏并不是没有厉害的宗教,儒家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综合性之强,底蕴之深厚,远在基督教之上,所以,谢宏才有了那样的一个决策。
做决策前,按照谢宏的习惯,肯定是要权衡一番的,对西方传教士的身份和目的,他都有做过推测和评估。这些人或者是在国内不得志,又或者是纯粹的狂信者,总之,来到大明的这些人,肯定有着终生不返故土的觉悟。
实际上,他们也回不去,除非……有西方的船队到了大明,再不然,他们就只能想办法通过中转的办法,经南洋去印度,在那里,才有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选在这个时机离开大明,其中的味道,倒是值得深思呢……谢宏眼中精光一闪,嘴角露出了一丝玩味的微笑。
他脑子里的念头转得很快,回过神时,听得正德犹在念叨着,谢宏笑了笑,拍着正德的肩膀安慰道:“他们是不会厨艺的,倒是他们的同乡手里有不少好东西,我本来是想找他们问问,现在看来倒是不用了,二弟,你且耐心等等,好戏还在后头呢。”
第773章 东热条约
乾清宫里的话题已经彻底歪了楼,李府的话题却没变,李兆先的诠释毕竟是转述,李东阳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如正德,因此,父子二人足足讨论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把事情理出了个眉目。
“如此说来,对倭国来说,这二十一项条款,非但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反而是套在颈上的绞索啊!”李东阳被谢宏算计过很多次了,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宏大的阴谋,再次将文卷拿在手中,只觉有千斤之重。
每一深思其中玄妙,他都是心悸不已,不等儿子答话,口中只是喃喃低语不止:“别说倭人察觉不到,就算有人把真相告之,他们也未必会信,就算信了,也未必会退却,毕竟就算国家垮了,那些人还是有办法置身事外的,那绿帽子,那移民政策……”
说着,他颓然摇头,望着已经升至半空的朝阳,突然觉得阳光是那样的绚烂耀目,他长叹一声:“输得不冤枉,确实不冤枉,那位谢大人对政治以及人心的了解,足可堪比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了,甘罗十三为相,世人尽皆称道,可这位大人,唉,了不起,实在了不起啊!”
李东阳感叹的时候,李兆先一直静静在旁边候着,他知道老爹不需要回答,只是要将某些情绪借此宣泄出来。
曾经在文渊阁呼风唤雨,如今却变成白身的失落;领袖士林,最终却失去了最后一块阵地的痛苦;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只能黯然退却的无奈。种种情绪交杂在一起,李东阳的心情,远没有今日里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