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现在就省事了,只要依法纳税,以前那些麻烦就都不存在了,也没有胥吏讨红包或者白吃白喝,更没有街头无赖会上门敲诈勒索,朝廷给咱们百姓提供保护,也给咱们提供便利,咱们给朝廷缴税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日后的日子好着呢,谁又会不满?凭什么不满?”

老板激动起来,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当然,也是有人不满的,原本的那些老爷们就会不满,为虎作伥的胥吏们也会不满,没了从前的那些特权,不能任意欺压咱们老百姓了,他们当然会不满,可谁在乎他们呢,如今有圣天子在朝,又有咱们侯爷这样贤臣辅佐,可不是那些士大夫们一手遮天的前朝了。”

“没错,现在不是日子越来越差,朝中的大佬们却天天自吹自擂的弘治朝了,屁的众正盈朝,屁的中兴之世,都是那些士大夫们在粉饰太平呢。”

“可不是么,如今这光景,才是盛世之象的,前朝?哼,还不如早些年呢。”

客栈已经客满,而且住下的客人也不是来天津游玩的,哪里肯呆在房间里不出门,客栈大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听到掌柜的说话,不少人也都停下了脚步,高声附和起来。他们说的话,倒和杨慎适才所思不谋而合,让他的心情更加低落了。

“这家店,也是我父辈传下来的,打小我就在店里帮忙,这双眼也是识人无数。自打一见你,我就知道了,公子你的家世应该不错,不过却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人,千万莫要学那些老官僚啊。”像是长辈一样,那老板又语重心长的对杨慎说道。

“老板,天津衙门这边,还召文吏吗?”杨慎抬头问道。

“召是肯定召的,可听说衙门今后只在书院召人,其实想想也是,不在书院深造一番,得到天子的教诲,又怎么可能做得好官呢?”

“原来如此。”杨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向老板道谢,离开了客栈。

第604章 他们去哪儿了

新年伊始,和天津人的欣喜和期盼不同,京城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京城突然没有以前那么便利了。

虽然还没达到后世的大城市那种程度,可京城里农业人口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种田的农民一般都不会选择在城里住,一来是消费太高,住不起;再者,京城这么大,每天进出城到外面去种田,也确实折腾不起。

所以,农民和佃农大多都是住在城外的庄子里,住在城里的,大多都是做其他营生的。何况,即便是自家种地,也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何况住在京城里面的,衣食住行多半都是要花钱的。

这么大的消费群体,当然也会有相应的商家应运而生,商人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大的一个市场。

不过,大明的商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大体上来讲,至少可以明确的划分为官商,和私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