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与之前的张敷华不同,闵圭对正德的指控的罪状心知肚明,事情是他自己做下的,他又怎能不知?可他心中也是茫然,这事儿已经隔了这么多年了,皇上却是怎么翻出来的?还摆出来了一副要算账的架势?

“侍郎史琳,朕听说你……”正德随手在桌案上翻动着卷册,口中也是不停,刚刚提出劝谏的人都被他数落了个遍,指控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的表露了正德要清算的决心。

“……你认不认罪?”

正德清冷的声音在太和殿回荡不休,他每发出一声指控,朝臣们的脸上就苍白几分,到了正德合卷抬头的时候,太和殿中已是一片死寂。

“你们……认不认罪!”像是总结一样,正德面带冷笑,环视群臣。

第347章 先收拾起哄的

正德是有备而来,而且准备相当充分,整个计划也非常周密。

到了这会儿,即便是最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了,皇上连几十年前的旧事都挖出来,显然是打算遵循士大夫的行动模式,给大伙儿致命一击,谋逆的大罪只是用来吓唬人的。

可是,即便明白了他的手段,又能如何应对呢?

也不知锦衣卫用了什么手段,连刘大夏那般暴烈的脾气都被修理得服服帖帖的。要知道,这老头的硬气和顽固不是吹出来的,包括刘健、汪直在内,被他顶撞过的上官权臣不知道有多少,又怎么会是个易与的?

可现在被判决为传首九边,他居然就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就象认命了似的没动静了,连句话都没说一声。而顾佐虽然不如刘大夏强硬,判决也不过是抄家斩首,可他也不应该这么无动于衷吧?

“陛下,老臣如今年事已高,时常有精力不济之感,加之教子无法,导致祸乱地方,兼之家中不宁……请求皇上恩典,准许老臣告老还乡。”第一个有所动作的是张敷华,老头一个激灵就跪下了,然后就是老泪纵横的向正德祈求致仕。

虽然还搞不清楚皇上为什么第一个找上自己,可张敷华却不想步了刘、顾的后尘,他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哪受得了那种折腾啊?好在正德收罗他的罪状不算大,至不济死个儿子就能了结,这个时候不急流勇退,更待何时?

作为左都御史,其实他的口才比自家弟子强多了,之所以刚刚没有反驳,就是不想跟正德闹得太僵不好下台,此时见正德已然亮剑,他哪里还敢坚持?

“准奏。”正德轻飘飘的扔出两个字,张敷华欣慰之余,更是心酸。

所谓:君以恩御臣,臣以义事君,贪以是息,而让以是作。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臣要告老,不管心里怎么想,可皇帝一般都是要挽留一番的,然后臣子坚请,皇帝再留,如是几番之后,这才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