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张巡抚所言极是,宣府的那个弄臣谢宏果然危害不小。陛下去宣府之前,不过有些贪于玩耍嬉戏罢了,到了宣府之后,种种作为,竟是如此……匪夷所思,别说天家体统,就连普通官宦人家,也断不会如此妄为啊。”
阅兵,皇上身上的奇装异服以及种种怪异举动,最后,甚至连天家的黄龙旗都被亵渎了……张鼐的信中所说的这一切,对于一个循规蹈矩的士子来说,的确是让人义愤填膺。皇上乃是天子,乃是天下万民的表率,而天子的仪仗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皇上居然在宣府完全不顾体统的乱来,这不单是失了天家体统,简直是让朝廷上下集体蒙羞啊!
更别提皇上采用民间传言,就让锦衣卫对宣府各衙门的文官进行审讯,最后还定罪之事了。使不上大夫,不经过都察院和大理寺,居然就将多名有品级的官员正刑,规矩和体统何在?
皇上身边确实有奸佞,不然是不会如此倒行逆施的。对于信中说明的那个罪魁祸首,年轻御史也是恨之入骨。
“不单是那个谢宏,还有八虎!”张敷华目光一凝,恨声道:“若非有那些阉竖在陛下身旁蛊惑,陛下也不会贸然出京,宣府事想必也逃不开那些人的推波助澜。”
说着,他激愤起来,向紫禁城方向一拱手,朗声道:“本官受孝宗皇帝嘱托,又身负纠劾百司之职,待陛下返京之日,定要诛除陛下身边的小人,以正天下视听。”
“请老师只管放心,弟子当将奸佞诸般倒行逆施的行为,告知与众位同僚,待陛下返京之日到来,合众人之力,一举建功。”
“好,不愧是老夫的弟子,月痕,吾等言官,功莫大于劝谏天子,此事老夫就嘱托于你了。你一定要尽力而为,不能有丝毫退让,务求毕全功于一役,还大明社稷一个朗朗乾坤。”
“弟子敢不从命。”
……
虽然皇上不在京城,大朝会取消了,可是政事却也不能就那么耽误着,朝中大员们不时还是要聚在一起合议的。
就在张敷华定下方略的第二天,合议过后,大学士李东阳却是寻上了他。
“张大人,本官听闻,陛下返京之日,都察院要有大动作?”李东阳略作寒暄,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正是。”张敷华直承其事,都察院这次的动作不小,对方又是阁臣,听到风声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这次不是朝争,而是劝谏天子,诛除奸佞,是搏清名的大事,张大人本也不怕走漏消息,所以这才吩咐弟子,大张旗鼓的行事。
“本官以为此事不妥。”李东阳摇摇头,道:“陛下虽未及弱冠,但总是天子,自有威仪,若是我等老臣在陛下返京之际劝谏,看在天下人眼中,难免有威逼幼主之嫌。近日来,陛下在宣府的事迹已经在民间流传颇广,若是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