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退思抵达开封与李自成会面,后者一面安排接风宴给季退思压惊,一面召集闯、曹两营的义军将领,讨论即将到来的大战。
会议上,罗汝才还是主张尽快攻下开封,让闯、曹两营回复机动力,然后按照一贯的老办法和官兵在中原打游击。但刘宗敏、李过等闯营将领都反对这种战略,新军并非那种一天只能走不到十里的明军,新军的机动力超过其他官兵数倍,也在闯营之上。虽然罗汝才的曹营以骑兵为主,短期内或许不会被新军追上,但就算是曹营也无法几个月如一日地每天行军数十里,所以指望把新军拖垮是不现实的。
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激烈反对不战而退。一年多来,河南闯营经营集市,设置税卡,修建大量的军械生产营地,如果采用流动作战的话,这些成果就会毁于一旦,而失去这些生产基地后闯营的战斗力也会大减。
见状许平出来圆场称对开封的攻心政策已经取得很大成功,很多开封守军都开始和闯营进行联系,而新军一个月内还难以发起对河南的大规模攻势,因此许平主张先不要急于决定是迎战还是撤退。至于开封,也还有时间做更严密的攻城准备。
第二十八节 变化
其实罗汝才同样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开封,见大家都反对撤退,他就同意暂时维持现状,再等上一段时间,等战局变得更明朗再说。
“新军多半还是会走商丘一线,或者干脆先去大名府同杨文岳军兵合一处,然后再渡过黄河直逼开封。”许平他主张把闯营最新组建的几个营,也是河南闯军几个大量采用火器的营都调到北面对抗新军:“把李过将军、李定国将军和孙可望将军都给我,依靠黄河天险阻击新军,可以争取到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先南后北,这就是许平的全盘计划,建议李自成与罗汝才一起去迎战左良玉,暂时由许平所部负责包围开封兼监视、阻击新军和河北军。而李过目前位于南线战场,闯军将在南线首先收缩,放江北军和楚军进入河南南部:“江北军不足虑,但楚军比较有点战斗力。左良玉号称八十万大军,我估计大概有三十万左右,一路上逃了一半,也还能剩下十几万人,我们放左良玉北上,直至……”
许平把手指点在地图上朱仙镇的位置:“等左良玉抵达这里时,闯王和曹大王就左右夹击楚军。”
随便看了一眼许平手指所指的位置,李自成就抚掌大笑起来:“英雄所见略同,这里地势开阔,正是大军用武之地。”
把战场设定在朱仙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楚军会远离他们的巢穴,一旦战败闯营可以勇猛追击,楚军距离他们的根据地很远,沿途没有可以用来坚守的大营。而另一面闯营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一路上的地方势力也都和闯营有联系,李自成和许平在迎战楚军的地点上达成一致后,马上下令各处的闯营地方部队稳固防守,也可以像从前一样退到山寨里坚守。这些翻分散开的地方部队在楚军高歌猛进时不会有什么威胁,但楚军一旦战败,他们将会大大阻碍楚军逃离战场。
放官兵长驱直入河南腹地肯定会对许平的地方建设造成恶劣后果,但现在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让手下的官吏尽可能地疏散百姓。明廷对闯营仍具有战略包围的优势,而闯营的长处则是内线作战,明军各部的通讯有着至少几天的时间差,越是靠近闯军主力,闯营越可能在某一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而若是试图保卫所有的领地,那闯营就不得不把兵力同样分散成几路四面抵御,这样每一路兵力上可能都会处于劣势。
“如果我是明廷的话,”牛金星略微思考了一下:“就会稳扎稳打,堡垒推进,不给我们野战的机会。”
“如果明廷有那么多钱的话,可以。”许平不认为这个机会有太大的成功可能,因为协调全线齐头推进听着不错,但执行起来恐怕比分进合击还要麻烦。就算明廷真有这笔钱,堡垒推进攻势也会是一场经年累月的战争,靠传令兵协调这么一场大攻势,许平不认为文官中有这样的人才,但这话他并没有对牛金星说。“将楚军彻底击溃后,江北军必然胆寒,更加不敢进攻,解决了南线官兵后,闯王再来增援我们。新军虽强,但到时候我们有八万人马,是新军的两倍,这里又是我们的地盘,未必便没有一战之力。”
对付新军的计划是上次冬季交战的翻版,许平打算再次依靠主场作战慢慢消耗新军的锐气和斗志。虽然现在不像冬季时气候那样恶劣,但兵力闯营要比冬季作战时充裕得多,而且战场也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