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争斗战还在持续,到十二月十六日夜,两门臼炮向闯军的棱堡进行了十次射击后就陷入沉寂。现在臼炮白天对战壕的攻击已经停止。蒲观水深感参谋司在战前的推演全是一堆废纸。根据参谋司的推演,新军携带来的臼炮炮弹足以摧毁闯军三个大规模的战壕防御体系,但蒲观水在这里遭遇到的并不是大型防御体系,而是连绵不绝的持续抵抗。
新军和闯军的战斗变得越来越血腥,前线闯军在抵抗的时候,后方的闯军就在拼命强化下一道防御阵地。面对寸步不退的闯军,新军工兵几乎得一直把战壕挖到闯军的壕沟前,然后让步兵和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对射才能将其驱逐。
战斗一开始对每天扎营、宿营叫苦连天的新军官兵,现在不由得感到那时的作战真是一种享受,而随军的民夫们也深有同感,现在他们确实不需要每天建立新的宿营地了——因为新军只能一寸寸地夺取闯营的阵地;现在这些民夫每天都在新军工兵队的指挥下,在冻得坚如铁石的地面上挖壕沟,而新军的步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上与闯军对射,不时就会有一两个身亡的士兵摔倒这群民夫的队伍间——当然,这总比闯军的炮弹阴差阳错地射入壕沟强。
“我跟谁侯爷多年,从辽东到西南,又到福建,我从未打过这样艰苦的战斗。”蒲观水感慨地对参谋们说道。一批批的士兵在战斗中负伤,还有更多的士兵在寒冬中累垮病倒,为了让军队能够继续向开封推进,蒲观水不得不把每一发臼炮炮弹都砸到闯军的头上,而这种炮弹平均每天只能运来十发。
“幸好许平采用的是坚壁清野,不然这么长的一段路还真是麻烦。”这是蒲观水第一次因为对手的战略而感到庆幸,庆幸这样的措施对新军也有些好处。冬季严寒的荒野使闯军没有适当的攻击阵地,沿着官道两撤数十里都没有人烟,闯军很难侦查掌握新军运输队的情况。蒲观水发现了一些闯军的侧翼侦查行动,但在蒲观水的严格布置下,没有任何一支辎重队是仅靠闯营的侦查骑兵就能撼动的,而若他们回头穿过几十里宽的无人区去寻找援军,那别说是不是当天能够返回,就是能也没有作战的体力,更不要说是不是还能找到原定的目标了。
既然闯军无法有效骚扰新军的补给线,各种物资的运输工作一直得以维持,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天的运输是因为闯军而不是天气而拖延滞后的。每天从南方辗转送来的十发臼炮炮弹也因此得以保证,蒲观水更因此能够将全部的兵力都用来发动进攻。
补给线仍在继续延伸,补充兵已经完全弥补不了损失,这个月蒲观水得到的补充还不到他损失的一成。山东的新军已经被削弱到一个很危险的兵力水平,由于对季退思的担忧和对友军的不信任,从京师到河南这条贯穿山东的补给线也由山东的新军在保护,不攻下开封,这条漫长得无法忍受的战线就不可能得到缩短。
“总不能什么都靠我们新军啊,要我说,贺大人那里的兵力还是太富裕了。”蒲观水私下里曾忍不住发出些抱怨,他希望贺宝刀更多地利用友军的力量,以便再挤出些兵力补充给河南新军:“我这里倒是很想多些友军,可是无论是鲁军还是汴军,现在都躲河南远远的,看来不攻下开封他们是不会来帮忙的。”
……
“蒲将军的后卫部署非常不错,我们的探马报告我们没有任何机会。”在许平的指挥部,参谋们向他报告最近的战局总结:“蒲将军利用我们一些堡垒修建了临时的哨所,每处都留下了足以抵抗几百骑兵的守卫,中途多余的堡垒则被他彻底摧毁,我们就算想阻击也没有合适的阻击阵地。这些堡垒之间的距离都恰到好处,显然蒲将军进行过精心的计算,足以保证他的辎重队在被我们探马发现后、带回大队骑兵前抵达其中之一。”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没有机会打掉他的辎重队,对吧?”许平问道。
“大人明鉴。”
“不过若是有机会、有可能打掉某支辎重队的话,李将军就打算违抗我的命令出击吗?”许平已经严禁闯营的骑兵与新军进行交战,没有他本人批准任何人都不得使用闯营骑兵。许平向蒲观水后勤线上排出的探马实际只是虚张声势,许平只打算威慑新军而已,他很清楚蒲观水不敢赌许平是在虚张声势,毕竟如果许平真想转为实际行动,新军是难以事先预料的。
“要是真有机会的话,李将军那里可说不好了。”参谋们纷纷笑起来,许平的计划是用虚张声势的探马消耗新军骑兵的战斗力,不过李定国总希望打一次成功的伏击,他认为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
这些日子来,新军的骑兵一直在补给线上保持警戒,许平的探马已经发现不少倒毙路边的新军战马,而且他们还发现新军的补充车队里战马的数量近期也大大增加,显然新军的骑兵部队同样在被持续削弱。
“最开始新军接受补给后,会把运输补给的大车放回,顺便带走一些他们的伤病,最近一段时间来他们没有放回过任何牲口或是大车,相反我们的探马在路上发现不少被新军遗弃的车辆,他们的牲口正在大量死亡,所以尽管不放回补给车队的牲口,他们拥有的辎重车辆可能还在减少。我们估计他们可能已经开始动用了部分本来运去开封的粮食,以减轻后方的补给压力。”参谋队计算过这条道路的通过能力,以蒲观水的小心谨慎,这条道路上运输的物资数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现在减去各种其他需要补充的物资,许平的参谋们认为粮食补给已经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