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不迭地点头应是,随在刘瑾身后亦步亦趋地刚刚出了戏园子,瞧着刘瑾阴沉的脸色,一个念头忽然涌上心头,他急忙叫道:“公公,咱家有个对付杨凌的主意,不知可不可行。”
“哦?说来听听。”刘瑾感兴趣地停身回头。
“公公,人没死,这谥号肯定是颁不下去了,可这加封国公……咱家觉着,他要是真封了国公,倒是一件好事。”
“好事?”刘瑾的眼神变冷了,他眯起眼打量着马永成,阴声怪气地道:“他升了官儿怎么是个好事,说来咱家听听。”
“公公,国公爷身份是提高了,可是国公爷能在朝里任职么?大明朝的规矩,哪位国公爷可以掌兵权、控厂卫、司税赋了?一个都没有,前两年平乱,奉旨领兵出征的国公一回京,也得马上把兵权交回来,勋臣国戚,要防止专权呐。如果杨凌真封了国公,再加上他的义妹马上就要成为贵妃娘娘……公公,这勋臣国戚他可全沾了边了,他敢恋权不放?杨凌如果真当了国公,那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放眼天下,除了您,皇上还能放心把内厂交给谁呢?”
“对呀。”刘瑾豁然开朗,越想越觉的有理。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靠的可不全是运气好。侍候太子的贴身太监有八个人,太子登基后号称八虎,其实那几个人都是拿来凑数的,除了张永勉强能和他抗衡,其他人根本不在话下。
他是皇上的奴才,那些人却是他的奴才,能够在奴才里出人头地,就是因为他刘瑾眼光独到、反应快、压注准,一番轻重权衡倏地在心头转过一遍,刘瑾已拿定主意:“当国公就得放权,杨凌是没死,只要把他推到国公的位置上,那么以后就只有威国公,而没有杨凌了,这个对手还是等于死了,势力最庞大的内厂唾手可得!”
刘瑾兴奋的满面红光,说道:“好,就这么办,我回去再和计和计,杨凌回京,百官肯定要对他的加官重新朝议,到时让咱们的人全部出面保驾,就是头拱地,咱家也要保着他杨凌,稳稳当当做他的国公爷,呵呵呵呵……”
※※※
四个御林卫两人一组,撑着高高的杆子,杆头上挂着一串灯笼,立在宫墙之下,两串灯笼之前是一架长长的梯子,三十多个小太监有的扶着梯子,有的双手高举,提心吊胆地怕上边的人掉下来。
这梯子是马永成开了库房,现抬出来的长梯,平素是皇宫工匠们维修宫墙用的,梯子很结实,可是刘瑾和马永成还是很紧张,不停地嚷着:“灯笼举近了点,你们几个站下边,可托住呀,皇上要是掉了一根汗毛,我剥了你的皮!”
原来,正德和杨凌隔着宫门象喊话似的诉说了一阵,正德愈发想见见杨凌,这般隔着门连模样都看不到,他心里实在不踏实,不好好瞧瞧,怕是今晚觉都睡不好了。
可是午门将军真挺挺地跪在那儿装死,瞅那模样,根本别指望他开门了。好!你不是祖制规定不能开宫门吗?那我爬墙行不行?这点事儿还难得倒我朱厚照?
正德跺脚道:“来人呐,去,搬梯子,不是不能开宫门吗?朕要上墙看看杨卿。”
一听这话四个小黄门“呼啦”一下也全跪下了:“皇上万万不可,皇上要是逾墙出宫,奴婢们要被活活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