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所以此番鞑靼人攻掠边塞,朵颜三卫立即约束部下闭门不出,与小王子严格保持距离,以免大明错以为他们也参与到鞑靼人的行动中来。

不过这一来杨凌派出的人想和朵颜三卫取得联系就要颇费一番周折了,迄今为止还没有双方取得联系的消息传递回来。

苗逵和保国公朱晖、御使史琳已到了大同,加上原有驻军还有四万多人,九万人马对七万,如今已与鞑靼激战三日,夺回了两座城池,消息传回时大军正与鞑子在花马池苦战。

明军要分出部分兵力守城,而鞑子却没有这个顾忌,因此现在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正在相持之中,目前还没有败势。

杨凌听了稍稍放心,嘱咐吴杰再另派人手调查正德皇帝非先帝骨血的传闻来源,一有消息马上禀报,然后赶去察看火者亚三等人的火枪研制。

杨凌所说的在枪管内加上膛线,利用子弹自转产生离心力从而加速射程的原理,火者亚三一听就懂,不过真正实施起来可就麻烦了。

首先是枪管质量不过关,后来采用了成本极高的精钢,实验报废了几百枝精钢枪管,才大致摸索到了一些头绪,但是那时的工艺加工太过麻烦,这样的枪比起包钢刀制作起为成本更高。

而另一组工匠负责研制发射枪火和弹头一体的子弹却取得了极大的进度,改动后的发射装置十分巧妙,而且采用了后填弹。

由于杨凌所说的铁制弹头、弹体没有相应的冲压机床,手工制作十分困难,工匠们改用纸壳承担火药载体,用火石与硫磺混合物充当“炮子”,扣动扳机,打火锤落下,打着炮子,引燃子弹里面的火药,子弹射出。

同时弹头不再使用圆珠形弹丸,而是采用了锥形,上边模仿弓箭加了三棱槽,射程提高近十丈、杀伤力却提高了不止三成。而且射速比起普通的燧发枪又快上几倍,与弓箭射速堪堪相当了。

它的缺点是射程比起弓箭还要近一些,不过准确度虽然差,比起抛射箭头还要强上一些,最重要的是杨凌嘱咐他们对火药配比不断测试,已经试制出更好的火药,硝石、硫黄和炭粉按照大约75:15:1的比例配置,其爆炸效果最好。

这一来爆炸冲力大,产生的硝烟污垢较少,大约连续发射六十至八十发子弹不必擦拭枪管,而一个再好的弓箭手也无力连续射出二十枝利箭,所以双方军队只要接近了,在其他兵种的保护配合下,火枪队的三排轮射将是一场无可抵御的噩梦。

只是这种后装式火枪的闭气问题还没有解决,稳定性差,有时会发出泄了气的臭子儿。杨凌当机立断,立即跑去把研究膛线,已研究的蓝眼睛已经变成了红眼睛、头发一根根都直立了起来,全然忘了上帝是老几的火者亚三也拉进纸壳枪弹和后装枪研制队伍,告诉他先全力研制后装纸壳弹,至于膛线枪是一定要研究的,却不急于一时。

在杨凌想来,其练钢、机床、精密仪器等配套工种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科技生产力之前,强行发展更先进的枪械是不切实际的,自己又不是万能工程师,既然解决不了,就把它暂且放下。这种技术仍然可以继续研究,相信对于其他工种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但却不应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杨凌小时候见过一个住在军队大院里的小伙伴儿拿着一柄开了血槽的锋利军刺出来炫耀,杨凌心眼多,拿了一套《封神榜》小人书,一番忽悠,把那小胖子的军刺诳到了手,可惜只把玩了两天,就被小胖子他爹,那个胖营长给要了回去。

如今看到初步成形的火枪,杨凌想起了那造型漂亮、可以放血杀人的军刺,曾提议加把刺刀上去,可是火枪毕竟比长枪杆儿和马刀笨拙,在现代世界双方均持用火枪的情形下简单的几个挑、拨、刺动作可以杀人,在那时冷兵器为主的敌手面前,火枪加军刺纯属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