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的瞳孔慢慢收缩起来,裴江天只是一个小人物,关键是裴江天的父亲,安西监察御史裴冕。
“这家米店是否正常经营?”
这是李庆安关心的重点,如果米店是正常经营,有正常的进价成本,就算米是从安西运来,那裴冕最多也只是违规私营商铺,最多警告一通,开除他儿子的公职,可如果涉及到了贪污安西粮食,那就是大罪了。
胡沛云答道:“我们还没有找到具体的证据,但根据掌柜的交代,他们东主甚至准许他们可以五十文每斗的价格抛售。”
“五十文!”
李庆安不由冷笑一声,安西市场上的粮价还要八十文每斗,从安西运到长安,至少要再加二十文的成本,他居然五十文就可以卖,可以想象他们的进价有多‘低’。
胡沛云又道:“大将军,卑职还得到一个情报,这个裴江天现在就在长安,他前天还去了米店,但现在不知何处?”
这个消息倒出乎李庆安的意料,他背着手走了几步,当即下令道:“立刻动用一切力量抓捕这个裴江天,无论如何,不准他逃回安西。”
“卑职遵命!”
裴沛云转身下去了,李庆安只觉得心中一阵阵地痛,他隐隐有一种预感,既然那掌柜说把粮食运到长安是无本生意,那极可能裴江天用的是官方的骆驼队,如果是那样,那就必须得到安西政事堂的批文,那么裴冕很可能也涉案了。
如果裴冕涉案,那就是他李庆安主政安西以来最大的丑闻了,超过了仆骨怀恩的卖官案,安西排名第二位的行政高官涉及贪腐,这简直让他李庆安有点发狂了。
……
裴冕祖籍河东闻喜县,虽也算是裴家人,但只是旁枝偏系,和裴家关系不大,最早裴冕是河西行军司马,属于哥舒翰的下属,几年前程千里出任凉州都督,和裴冕等人交恶,裴冕、杜鸿渐等人便西去安西,投奔了李庆安。
当时李庆安正是求贤如渴之时,裴冕等人的到来无疑使李庆安极大振奋,他当即重用这些河西高官,杜鸿渐做了庭州长史,裴冕更是做到安西营田使的高位,后来又升为安西监察御史,进入安西政事堂,成为安西政务的第二号高官,仅次于长史王昌龄。
裴冕有两个儿子,长子裴江山,现任会州长史,次子裴江天,一直跟着裴冕,因他父亲的关系,现任河西转运支使,负责安西与河西之间物资运送,官职不大,只是个从八品小官,但这个职位却是公认的肥缺,将陈粮运到河西和牧民交换马匹,便是由他全权负责。
因此他是湖杭老店的东主,这就使他背上了将安西陈米运到长安来贩卖牟利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