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连忙站起身,有些惶恐地对李亨道:“殿下,臣不是说不能封赏李庆安,也绝没有否认他的功劳,臣的意思是说,把他的功劳先记下,待陇右战役结束后一并封赏,那时封他一个高官也能说服于人。”
这时,陈希烈也站起身笑道:“臣支持李相国的想法,兵有兵道,将有将规,李庆安的军功论赏,应该由主帅哥舒翰提出,如果我们越过哥舒翰直接封赏李庆安,一则是对哥舒翰的不尊重,二则我们会遗漏对其他有功将士的封赏,会导致赏罚不均,反而会影响士气,所以臣的意思是陛下可先口头褒奖,待大战结束后再一一论功重伤。”
李隆基点点头,又对其他几名相国道:“几位爱卿可异议?”
杨慎衿和张筠一齐道:“臣无异议!”
李隆基见裴宽不吭声,便笑道:“裴爱卿可是觉得不妥?”
虽然裴宽觉得暂不封赏对李庆安不公,但他也认可陈希烈所言,不能绕过哥舒翰,要封赏也是要哥舒翰提出正式要求,他也点点头道:“陛下,臣认可陈相国之言,确实不能绕过哥舒翰。”
“那好,既然各位爱卿意见都一致,那朕便采纳了,可以先口头褒奖。”
说到这,李隆基忧心忡忡道:“现在已经渐渐到了年底,但河湟战役却始终无进展,朕很担心等打完这一仗,大唐的国库也被耗空了,李相国,朕听说长安米价斗米一百二十文,可是真的?”
李林甫叹了口气道:“一百二十文只是平均米价,最好的湖州米已经到一百四十文,若朝廷再不平粜米价,恐怕到新年时就会突破斗米二百文,那时极可能会有抢米风潮爆发了。”
斗米两百文,这是李隆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天宝初年斗米不过十文,这才几年便到两百文了,他沉吟片刻便问张筠道:“张尚书,太仓还有多少存米?”
张筠从袖中取出一折道:“陛下,太仓存米还有八十万石,臣昨天特地去实地查看,其中有三十万石都是霉烂不堪地陈米,不能食用,实际上只剩下五十万石了,陛下,就这五十万石,也不够陇右战役三个月所用,昨天兵部发来牒文,要求再调米八十万石米到陇右,臣哪有还有粮食运去?”
“那陕州的存米呢?是否可以调来一部分?”
“陛下,河东、河南大灾,陕州的存米已经调往二地了。”
李隆基的眉头重重拧成一个倒八字形,怎么会窘迫到这个程度?这时裴宽站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个办法,可以立即得米百万石。”
李隆基大喜,急道:“裴爱卿请说。”
“陛下,关中米并不少,关键是它存在长安各大豪门的私仓之中,如果陛下能出一旨限米令,限制豪门屯米,然后朝廷以平价购米,那时,何愁京中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