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刑讯之下,最先撬开了长史的嘴。主要原因还是柳主的薄名声,有的百姓私下里也怀疑这件诅咒之案。当然掘开了大堤,对粮价进一步上涨也会起作扶助作用。于是一些官员与成公家商议此事,但另一个世家,上官家倒与此事没有多大关联。而且在囤积粮食中,一直没有占辅导作用。
但这一点让李重俊听了反而稍稍安心一点。毕竟上官小婉现在权势赫赫,最好少沾惹一点。可他没有注意的是腾刺史听到此事,眼中反而有一些失望。
得到这一条口供很重要,更为这次大案正名了。
于是李重俊不顾得粮食一案还没有审理出来,就写了一封奏折,用了八百里连夜加急送到洛阳,先表一下功吧。
第二天一早,满朝文武正在上早朝,还在为粮食的事头痛万分,虽然朝廷发放了平价粮,但并没有真正将粮价平稳下来。
就接受李重俊的奏折。
李显将奏折飞快地看完,脸色立即变得阴沉下来。他是一个有名的平庸之君,但不代表着他是一个昏君。
将奏折往地上狠狠一扔,怒喝道:“反了?”
魏元忠心中有数,明义是李重俊写来的奏折,有可能是王画弄出来什么玩意儿。
他站了起来走过去将奏折捡起来,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一个当值太监,说道:“念。”
他是一个三朝老臣,虽然现在不大管事,可影响力不小。太监看了看李显的脸色,开始念了起来。
听完太监将这个奏折念完,所有大臣都惊得目瞪口呆。
第377章 忽悠
老魏却躬身说道:“陛下,大喜。”
大喜?李显将一双眼睛瞪得多大的,这底下的这群臣子几乎要反天了,还是大喜?他问道:“喜从何来?”
老魏说道:“臣贺陛下第一喜,粮价风波要平息矣。”